应对房颤“隐形杀手”,我们在行动
2019-06-06
浏览次数(4173)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房颤,也称为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他因素影响,房颤全球发病率剧增。我国目前约有800万人罹患房颤,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

2019年6月6日是第七个“中国房颤日”,为改善我国房颤卒中的预防与认知现状,提高房颤卒中的预防水平,围绕今年主题:“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华中阜外医院心律失常科举办系列活动,为老百姓普及房颤知识,关爱他们的健康。

义诊惠民 专家来到您身边

6月6日早上,刚经历过大雨洗礼的郑州清新舒爽,两场惠民义诊活动在华中阜外医院门诊大厅和贾岗社区同时进行。心律失常科派出两路专家,来到百姓身边,在“中国房颤日”之际,为大家提供诊疗服务,普及心律失常的知识。

一大早,华中阜外医院门诊大厅熙熙攘攘,不少人在宣教展板前驻足,认真学习房颤的知识。来自周边社区的群众、前来看病的患者和家属早早聚集,等着专家的问诊。心律失常二病区主任王现青,副主任医师杨海涛、付海霞,主治医师马继芳、臧小彪一字排开,为前来问询的群众提供诊疗服务,并未前来咨询的市民免费筛查房颤。



王现青主任


付海霞副主任医师


义诊现场,一位大叔说:“这义诊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我这总觉得自己心脏不舒服,从来也没当回事。今天终于知道自己是房颤,这我以后可得多加注意,及时来治疗。”

与华中阜外医院门诊大厅一样,贾岗社区门口也是人声鼎沸,聚集了很多群众,关注“中国房颤日”。

心律失常一病区主任王山岭,副主任医师杨海涛,主治医师范宪伟,护师赵雪琪、刘娟娟等医护专家热心为大家提供诊疗服务。他们认真聆听社区群众的病情陈述,仔细询问大家日常生活习惯,为大家测量血压、心率等,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健康及安全用药指导。

杨海涛副主任医师

专家们都尽心尽力,认真细致地为每位患者服务。专家们耐心问诊、仔细听诊、认真分析,最后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让每位患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很多房颤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也可导致诸如卒中和死亡等严重后果,无声息的危害您的健康,所以又称为“隐形杀手”!在现场,贴心的工作人员为大家准备了房颤健康教育宣传小册子,提醒大家更好的关心关心关爱自己的健康。

健康宣教 普及房颤健康知识

不仅有义诊,华中阜外医院心律失常科的健康宣教活动也十分精彩。在心律失常二病区示教室,病区主任王现青绘声绘色的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治愈房颤、健康相伴》的科普宣教。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年龄越大,房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逐步增加,约1/3的患者中风后才被诊断为房颤。我国作为房颤大国,许多人对房颤认知不足,提高房颤诊断筛查率,对于减轻疾病负担、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王现青主任从“什么是房颤”“房颤的分类“ “房颤的治疗方式”“房颤治疗的误区”“射频消融围手术期管理”“射频消融新展望”多个方面深入浅出的为患者及家属科普“房颤那些事儿”。

通俗易懂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在座的患者及家属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有人举手发言,询问关心的知识点。

“王主任讲的可真有用。我家那口子刚做了射频消融。今天听听王主任科普的术后管理事项,回去正好都用得上。咱们医院的专家真贴心!”

“中国房颤日”每年只有一天,可对房颤的关注绝不只限于这一天。房颤治疗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出现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和治疗成本都大大增加,因此,尽早筛查房颤是降低心脑血管风险的重要措施。如在阵发性房颤阶段就能够接受房颤消融治疗,部分患者是能够获得痊愈的。

关爱自己,华中阜外的专家和您一起打造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