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你的心,莫让心衰找上门
2019-11-28
浏览次数(3490)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提起心脏病,大家想到的关键词往往都是“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而“心力衰竭”这四个字并不会第一时间蹦出脑海。这个听到就让人后脊发凉的词,总让人觉得太严重而离日常生活很遥远。

其实,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血管领域最后的“战场”。

据悉, 心衰是21世纪心血管学科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死亡率高于部分恶性肿瘤,给百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45亿,冠心病患者1100万,糖尿病患者近一亿人,这些患者都是心力衰竭的“强大后备军”,据此推测:我国将成为拥有全球最大的心衰患者群的国家。


11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心力衰竭日”。

为了让广大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心力衰竭,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华中阜外医院心力衰竭病区开展科普行动,进行科普讲座,为大家剖析心衰的“前世今生”。

心力衰竭病区主任原芳教授从“秋冬季节,护心养心”“走进心衰,关注治疗”“注重管理,全面防治”三个方面讲解了《关爱父母的心·秋冬季节这种“心”病不容忽视》。

心力衰竭病区主任医师赵先锋教授则是从疾病管理的细节出发,为广大患者普及《心力衰竭的疾病管理》的知识。

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案例吸引了不少患者和家属,示教室座无虚席。

“主任,我家老李现在平常生活需要注意点啥?”

“主任,我爸这心衰之后,躺在床上不敢动弹。这是不是也不好?”


。。。。。。

患上心衰,患者和家属不免十分焦虑。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专家们一一耐心解答,抚平了患者及家属不安的心。

医护人员还为患者准备了科普教育手册和药盒,教大家如何规范的记录自己的情况,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关爱自己的健康。

如果你不曾关注过“心力衰竭”,不妨从今天开始,了解心衰,关注自己的心健康,别让心衰找上门。

华中阜外医院心力衰竭病区主任原芳教授说,据统计我国目前大概有1500万左右的心衰患者。心衰引发的年住院次数为1.7次,1年内再住院率高达69%。

除此之外,心衰的死亡率也非常高。约50%心衰患者在确诊后的5年内死亡,约20%心衰患者在确诊后的1年内死亡。

对于心衰的早诊早治,你必须重视。


心衰是个啥


当心脏负荷加重或心脏肌肉损伤时,心脏就像一只弹性减退的皮球,泵血功能降低,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的需要,同时器官及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地回流到心脏,我们称这种状态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它可由此产生一系列缺氧和淤血的表现。


心衰的预警信号

你连遛狗的力气都没有了。气短和体力差是心衰常见的症状。很多病人会在活动几分钟后就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

你的鞋不合脚了。衣服鞋子变得很紧和虚胖是浮肿的标志,而浮肿是心衰的早期症状之一,但是往往难以识别。

你感到情绪低落。心衰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

你感到难以入睡。研究发现,约50%的心衰患者会经历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这种疾病可迅速将患者从深度睡眠中唤醒。

你又加了一个枕头。心衰患者躺着的时候,因为肺部有液体积聚,会感觉呼吸困难。为了缓解这种症状,患者往往会选择多加一个枕头。

你止不住地咳嗽。心衰常伴有持续的咳嗽和咳喘,这是肺部液体积聚的另一个后果。咳嗽的加剧通常是心衰加剧的表现。

你想在屋里也戴上手套。心衰患者常会感到浑身犯冷,手脚冰凉。这是因为他们体内大多数血液都流向大脑及其他重要的器官,四肢血供相对不足。


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

心衰患者通过接受教育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药物依从性,有助于改善生活方式。

1、了解疾病知识。

2、心衰患者应注意限水。

3、心衰患者应注意限盐。

4、戒烟戒酒,低脂清淡饮食。肥胖的患者要适当减重,还应少食多餐。

5、适度运动。

6、多与家人朋友沟通排除焦虑和孤独等负面情绪。

7、学会自我监测:填写日常管理记录表,每天检查脚踝、腿有没有水肿等。

8、预防感染。

原芳教授提醒大家,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重在预防。积极处理导致心衰的原发病,控制心衰加重的诱因,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按时服用控制心衰药物。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不及时治疗,心衰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每一次的加重都会给心脏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希望人人能认识到心衰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关注心脏健康。定期复诊和坚持服药,部分心衰患者经过合理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还可正常的工作、学习,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