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华中阜外医院举办了大型心力衰竭专题科普活动。
华中阜外医院心力衰竭病区主任原芳教授、主治医师张鹏飞等专家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精彩的科普讲座。讲座内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原芳教授授课)
(张鹏飞主治医师授课)
华中阜外医院心力衰竭病区主任原芳教授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心衰患者,更好地提高全民对心衰的认知与关注。
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现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心衰患病率大概为1.3%,约有1370万人,而在>7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10%,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也很高,大约为4.1%,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心衰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均较低。
原芳教授等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为广大患者及家属讲解了心衰是什么、心衰的危害及病因等实用科普知识。
心衰是什么?
心力衰竭也称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阶段,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或者功能改变,使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发生障碍,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心衰患者出院后的不良生活方式、服药不规律或未定期门诊随访所致,使心衰症状加重,需要抢救或再住院接受治疗。
此时,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就像弹性减退的“皮球”,输出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尤其下肢)等表现。
心衰有什么危害?
1. 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临床症状会不断加重,甚至影响生命。
2.心衰会直接影响您的社交、限制日常活动,还会带来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3.心衰会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4.心衰患者可能需要经常住院,且心衰死亡率很高。
(医护人员为患者发放心力衰竭科普教育手册)
心衰的病因有哪些?
1.各种心脏疾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导致心衰;
2.冠心病、心梗、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为心衰的常见病因;
3.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症、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栓塞等疾病也会导致心功能障碍。
4.长期酗酒、吸毒,以及某些药物的应用也会导致心脏严重受损。
原芳教授在讲座现场为心衰总结了7大预警信号,只要符合以下征兆的患者可要小心了。
1.连遛狗的力气都没有了
气短和体力差是两种常见的心衰症状。
由于心脏功能降低,使流通到肌肉和组织的血液减少,许多患者活动短短几分钟后就会上气不接下气。
相关调查显示,健康的老年人上下楼梯也不会气喘吁吁,平常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才气喘的朋友可需要当心了,请及时到正规的心脏专科医院进行就诊咨询,以免耽误病情。
2.情绪低落
在中国,14.27%的心衰患者有抑郁或焦虑的情况。
中国心脏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心衰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
这主要因为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忧虑,担心拖累家人、朋友,并终日受到浑身乏力等心衰症状的困扰。建议其多与医生交流。研究表明,有规律地做舒缓的身体运动,不仅对心脏好,也会让患者的心态更加积极正向。
3.鞋不合脚
脚和脚踝肿胀也是心衰的常见症状。
这是由于心衰和肾功能减退导致的液体积聚引起的。通常平躺休息可以缓解。对于持续肿胀,或者体重莫名增加,就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4.睡觉要再加一个枕头
因为肺部有液体积聚,心衰患者平躺的时候会感觉呼吸困难。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建议多加一个枕头,支撑身体到一个相对垂直的角度,这样有助于呼吸通畅并使患者感觉舒适。
5.难以入睡
高达一半的心衰患者经历着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这种睡眠障碍是因睡眠中大脑无法向呼吸肌发出指令而引发的。这种疾病会打断正常呼吸,使患者从深度睡眠中憋醒。
6.夏天也想戴手套
心衰患者会感到浑身犯冷,手脚冰凉。这是因为他们体内大多数可用的血液都流向了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末梢血液循环不佳导致。穿上更保暖的衣物,短途行走和有规律的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
7.止不住地咳嗽
心衰常常伴有持续地咳嗽和气喘,这也是肺部液体积聚的另一个结果。咳喘的加剧通常是心衰加重的表现,也是身体向患者提醒需要及时就医检查的警示。
原芳教授最后提醒,只要能够明确心衰原因,及时采取规范治疗,一部分心衰患者可以“拉回来”。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都是心衰的高危因素,都是心衰的“后备军”,所以心衰离我们并不遥远,高危人群一定要当心。
如果出现心脏扩大、夜间咳嗽等症状,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华中阜外医院心衰病区的医护团队业务水平过硬,能够从衣食住行、心理康复、长期随访等方面,为心衰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