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9日,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在郑州顺利召开。
来自国内外众多知名心血管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话心事,共同探讨心血管诊疗领域最前沿成果,为构筑健康中国”心“健康助力。
迄今为止,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大会的规模、质量、效果和影响不断提升,已形成具有华中阜外特色的品牌学术会议。
为期三天的会议,带来十足惊喜。今天就让我们盘一盘本届大会的亮点。
亮点1:重回线下,面对面互动话心事
云端论剑能愈人心,线下相聚更聚心力量。
经历三年风雨,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再次线下相聚。来自国内外千名专家齐聚绿城郑州,面对面切磋技艺。
本次大会设1个主论坛及35个分论坛,论坛包含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各个亚专科。由复杂冠脉介入谈到冠状动脉钙化,由成人心血管外科谈到先心病介入无植入,由护理谈到药学,由麻醉谈到影像……每个论坛都设置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等内容。与会同道从四面八方奔向郑州,共聚在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带着自己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诊疗思路,进行广泛深入交流和讨论。
华中心血管病大会致力于给所有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医生,提供一个开放、专业和权威的学习通路和学习先进知识、技术的平台,与会同道碰撞思想火花,把最新理念带回日常工作,为更多患者服务。
亮点2:群英云集,规模空前传播新成果
继前五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后,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继续将目光聚焦在心血管诊疗领域的各个专业,邀请名医名家高能输出,打造心血管领域的标杆会议。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郑哲教授剖析《心外科的发展:从传统到微创到融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教授带来《心源性休克的诊治和辅助装置应用》;美国密歇根大学Francis Dominic Pagani教授讲解《机械循环辅助项目建设: 来自美国的思考》;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张文生教授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思考与探索》;德国 Koblenz 医学中心余江涛教授分享了《梦想与现实:左心耳封堵》。
各个分论坛也是好料十足。
“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上潘湘斌教授、张戈军教授、刘煜昊主任等专家从瓣膜介入治疗新进展、球扩瓣产品设计特点及临床实践、TAVR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识别与预防等最前沿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心脏重症论坛”上,高传玉教授、沈玉祥教授、李晓东教授、李白翎教授等众多专家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研究成果,为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
在“成人心血管外科论坛”上,程兆云教授、钱向阳教授、王现强教授、黄洁教授、刘盛教授、赵子牛主任、张国报主任等专家,不仅带来了心脏移植、人工心脏领域的最新进展,还围绕主动脉、二尖瓣等问题切磋技艺。
在“先心病治疗介入无植入论坛”上,范太兵教授、沈捷教授、王星烨教授等专家,带来了“介入无植入”理念,详细介绍了先心病领域的前沿技术。
7月9日闭幕时,大会后台参会注册总人数近5000人。开幕式、主旨论坛当天在平台直播点击量为10.23万人次,大会图片直播点击量为9.77万人次。
亮点3:话题前沿,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一直以来,对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再生医学的研究目标是使人类损伤的组织或器官恢复完好的结构与功能。在心血管病领域,再生医学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设心血管再生医学论坛的意义非常深远。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郑哲教授担任论坛主席的“心血管再生医学论坛”特别引人瞩目。论坛上,专家们在郑哲书记的带领下,对具有可塑性的内皮细胞促进房颤心房结构重构、遗传性心脏病的基因编辑治疗研究、空间转录组探寻心脏器官级别保护策略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科研的发展。“心血管病临床研究论坛”偏重科研理论。论坛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心血管病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负责人张伟丽教授与专家们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对临床研究的问题提出思考。
“上医治未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流行病研究部主任鲁向锋教授任主席的“预防心脏病论坛”上,以心脏病的流行病学为基础,对心脏病的风险诊断、风险增强因素等内容进行讨论,专家们的新颖观点赢得与会者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在“生活方式医学落地中国——推广与培训论坛”上,论坛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负责人冯雪教授等专家,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分享了很多医学教学经验,旨在健康中国战略下推进生活方式医学发展。
亮点4:院长论坛,集思广益谋发展
“大政方针,高瞻院瞩”院长会是这几年C4大会的保留节目。今年的主题为“绩效考核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卫生健康工作的主题词。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的决策部署,是检验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对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绩效考核,可发现医院的短板,在医疗质量、运行效率、持续发展、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等维度上,可以发现哪些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工作。
本届院长论坛,召集全国数十位各市县医院院长,围绕“绩效考核”,讨论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保制度改革等问题与解决之道进行探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主持本次院长论坛。
论坛上,各位院长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管理经验,交流绩效考核的做法和经验,探讨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全国二级、三级公立医院有效提升管理能力、医疗的服务水平,推动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障广大患者健康权益。
亮点5:形式多样,青年医师比拼技能促成长
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医学科普更是强化国民健康理念、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健康中国”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
7月7日,2023 C4 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心”时代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决赛如期举行。
23支参赛队伍立足慢病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业领域,重点围绕“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管理、改善生活方式”等主题展示。各显神通,各具特色,作品既有专业性,更具通俗性;既有知识性,还有趣味性,真正把健康科普讲到老百姓心里去。
心电图是临床诊断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为全面提高临床医师心电图识图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提高临床医师对疾病和治疗能力,2023年度·河南省“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图识图大赛于7月7日顺利举行。
大赛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选手围绕心电图的判别、识读、临床诊治等方面进行比拼。2023年度·河南省“心动中国·稳心杯”心电图识图大赛为各级医生搭建了一个心电图与临床诊断的学习平台,青年医师通过比赛,提高他们对心电图知识的掌握,这对疾病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ECMO逐渐被大众认知,对区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起到重要支持。体外生命支持会场于7月7日~8日进行了为其2天的“ECMO操作规范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国内体外循环及高级生命支持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及经验分享,就体外循环及高级生命支持新理论、新策略、新技术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研讨。
分享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分别围绕ECMO理论基础课、临床与实践的内容进行教学授课。实践操作课程分为ECMO超市技能培训工作坊、ECMO模拟人临床场景再现、临床技能培训、高级生命支持移动ICU建设与院外ECPR实践演练四个模块,四个模块同时进行。参会学员在实践中进一步参悟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ECMO培训班,让更多的重症学科医护人员深入了解和运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正确的把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应用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
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是一场学术与实用并重、临床与基础共行的学术盛宴,为参会同道提供展现才能、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必将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心血管领域学科建设,发挥心血管专科在诊断、治疗、全程管理的优势,做更好的、有特色的临床研究,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