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加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馆体系在公民科学素质和健康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培养全民健康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河南省科学技术馆现开展2023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健康中国”主题科学教育资源征集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共青团河南省委
承办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馆
协办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参与单位:全国各级各地科普场馆、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学校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等
二、征集对象
全国科普场馆、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技志愿者以及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教师等。
三、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9月20日
四、征集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运动健康”“饮食健康”等各类与健康相关的科学教育活动资源。
五、征集要求
作品须有明确教学对象(年级或年龄段),围绕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科学性、创新性、趣味性、可推广性等进行设计,时长以30-45分钟为宜。每一个申报团队最多由3名作者组成。
作品需为本人原创,保证对提交作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若发现抄袭,取消评选资格。
六、征集方式
采用线上征集形式,提交内容为科学教育资源包申报表(附件1)和科学教育资源包方案(附件2),上传压缩包文件命名为“省份+科学教育资源包名称+人员姓名+单位名称”,发送至邮箱hnskxjsgzljyb@163.com。(邮箱名字为“河南省科学技术馆展览教育部”首字母。)
七、奖励办法
经过专家评审最终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前20名将选送中国科学技术馆,进入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共同开展的“科普资源助力‘双减’科学教育资源征集与展评活动”终评,通过遴选的优秀作品将选送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
以上奖励办法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 珂 唐新博
电 话:0371-65707770
附件:1.科学教育资源包申报表
2.科学教育资源包方案
河南省科学技术馆
2023年8月5日
科学教育资源包申报表
申报人 |
(最多填3人) |
所在单位 |
|
通信地址 |
|
联系电话 |
|
项目资源标题 |
|
项目资源类型 |
□自然科学类课程 □信息科技类课程 □科学实验和动手制作类活动 □STEM类综合科技活动 |
适合学段 |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学段 |
资源内容简介 |
(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300字以内)
|
创新点 |
|
使用建议 |
|
申报人保证与 承诺 |
1. 1.申报人保证由本人提供的资源不涉及未经授权的他人版权和著作权,承诺因引用他人作品而引发的版权和著作权纠纷由申报人负责处理。 2. 2.申报人保证申报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并承担因所申报内容不合法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3. 3.申报人同意接受本次征集活动组织的初审和专家评审,对评审结果有异议有权向组织单位申诉。 4. 4.申报人同意授权本次活动组织者通过官方网站、案例集出版物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推荐、使用所申报资源。
申报人: (签名或盖章) 日期: |
所在单位意见 |
申报单位:(盖章) 日期: |
附件2
科学教育资源包方案
教育活动名称:
教育活动类型:
项目开发单位:
项目设计人:
一、概述
二、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该资源适用的学习对象,要对学习对象的学习特点做具体分析,阐明该资源对于该对象的适用性。
1.本教育活动适宜的受众人数:
2.本教育活动针对的具体教学对象:
3.教学对象的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高中学段学科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描述;义务教育学段学科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各学科课标要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和描述,从学科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阐述。
四、教学重难点
描述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并作简要分析。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五、教学场地与教学准备
1.教学场地:
2.教学准备:
3.活动总时长:
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和详细过程。首先提供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之后再依据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具体描述每个环节的活动步骤以及设计意图。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顺序,可使用框图和箭头的形式进行表述。
1.教学活动设计流程图:
2.活动步骤以及设计意图:
第一阶段:XXXX
阶段目标: |
|
教育活动脚本 |
设计思路 |
创设情境
问题导入
|
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
教学策略
|
第二阶段:XXXX
阶段目标: |
|
教育活动脚本 |
设计思路 |
创设情境
问题导入
|
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
教学策略
|
第N阶段:XXXX
阶段目标: |
|
教育活动脚本 |
设计思路 |
创设情境
问题导入
|
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
教学策略
|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描述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与评价工具。教学评价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在反思中,要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经验,分析亮点和创新之处。可通过专家评语、学生反馈、教师个人反思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