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孩子命苦,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都没大夫接这个手术,原本已经不抱希望了,多亏张岩伟医生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病房里,来自陕西延安的年轻母亲握着医生的手,眼眶泛红地诉说着。
这个年仅8岁的女孩刚刚经历了一场历时7小时的艰难手术,她从出生就被“共同动脉干合并左肺动脉缺如”这一罕见先心重症困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副主任张岩伟率领团队,成功为她实施了“共同动脉干矫正术+肺动脉闭锁修补术+升主动脉成形术”,使孩子重获新生。
回溯求医之路,可谓荆棘密布。孩子出生后不久即被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受限于延安当地医疗条件,一家三口从此踏上辗转全国的求治征程。在病友的热心指引下,他们联系上了张岩伟副主任,开启了这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营救。
“共同动脉干合并左肺动脉缺如”堪称先心病中的“重症之王”—— 患儿全身供血仅依赖单一主血管,且左肺完全失去直接血供,仅靠右肺维持部分氧合。这种畸形极易引发早期严重心衰、持续性发绀,以及进展迅猛的肺动脉高压。按照临床常规,此类患儿需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数周到数月内)实施手术,甚至需分期干预。对于此刻站在医生面前的8岁女孩儿,手术已迫在眉睫。
张岩伟团队反复研读影像资料,发现患儿肺动脉压虽已显著升高,但尚处于外科干预的临界范围。“必须立刻手术!”团队当机立断,制定了缜密的手术预案。
手术台上,挑战远超预期。当张岩伟副主任小心翼翼分离纵隔组织时,一个意外发现让团队振奋——左肺动脉并未完全萎缩,仍存部分血管残迹!这一发现为手术带来转机。医生们如同精密的“管道工程师”,将尚未完全萎缩的左肺动脉从肺门处精准游离,与重建的肺动脉主干完成显微吻合,随后对共同动脉干进行解剖矫正,同步实施升主动脉成形。7个小时的紧张奋战,团队以精湛技艺攻克了这一“心脏畸形堡垒”。
术后,在监护室内,奇迹逐渐显现:患儿紫绀症状消失,苍白的面颊泛起红晕,原本发绀的手指恢复血色,各项生命指标稳步向好。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孩子顺利康复出院,重新投入校园生活。
| 文稿、视频:冯司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