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孩子不能活动,随时都有危险,现在恢复这么好,感谢医护人员挽救了孩子的生命!”7月29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三病区,患儿妈妈高兴地说。
几天前,儿童心脏中心副主任张岩伟等专家,成功为孩子实施“ROSS手术”,把肺动脉瓣“移花接木”到主动脉瓣位置,挽救了孩子的生命,使她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奔跑”。
五年前那个寻常的午后,商丘女孩佳佳因一场看似普通的呼吸道感染走进当地医院,却被一纸诊断书推入命运的寒冬——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悄然扼住了这个花季少女的生命咽喉。
初次开胸手术曾带来短暂的希望,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止步。术后发育迟缓的阴影尚未散去,主动脉瓣再度狭窄的噩耗接踵而至,医生的警告如警钟长鸣:“绝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稍有不慎便可能猝死。”父母抱着日渐孱弱的女儿,辗转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副主任张岩伟的诊室。
心脏彩超的屏幕上,一组惊人的数据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心头一紧:跨瓣压差高达110毫米汞柱,远超安全阈值数倍。这意味着佳佳的心脏正承受着巨大的负荷,每一次跳动都可能是生命倒计时。“必须立刻手术,多等一秒就多一分危险!”张岩伟的话语掷地有声。
面对年幼的生命,当“ROSS手术”的方案被提出时,医生办公室里短暂的沉默道出了这项术式的凶险——这是心脏外科领域公认的高难度手术,尤其对于曾接受过开胸手术的患者,粘连的组织如同交错的迷宫,稍有不慎便会损伤重要血管。
一场关乎生命的多学科会诊在深夜展开,专家们的讨论激烈而凝重,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高难度术式。
先前手术留下的瘢痕组织让心脏解剖结构变得模糊不清,张岩伟手持器械的手稳如磐石,在毫米之间探寻生路。游离冠状动脉的过程如同在钢丝上行走,每一次分离都伴随着大出血的风险,显微镜下的操作考验着团队的极致耐心。当自体肺动脉瓣被完整取下,精准移植到主动脉瓣位置的瞬间,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六个小时的鏖战终见曙光。当术后超声显示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启闭如常,跨瓣压差与返流现象彻底消失时,标志着手术获得了成功。
两天后,佳佳从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稚嫩的脸上,这个曾被断言“不能奔跑”的女孩,此刻正憧憬着出院后在操场上自由跳跃的模样。
“ROSS手术的神奇之处,在于让瓣膜随着孩子的成长同步发育。”张岩伟望着术后复查的影像,眼中难掩欣慰,“这不仅是一次手术的成功,更是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未来。” 如今,即将康复出院的佳佳,正带着重生的心脏,奔向属于她的崭新人生。
|文稿:邢永田|
|视频:谢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