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竞速!“镜面人”深陷复杂心脏病,医学专家破局救命​
2025-09-23
浏览次数(8)
手机阅览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胸口像压着块大石头,走两步就胸痛气喘……”近日,来自周口川汇区的52岁杨先生,被反复加重的胸痛、气喘缠得苦不堪言,当地医院专家建议立即转院治疗。

患者是罕见的“镜面右位心”和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目前出现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病情十分危急。面对这种情况,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衰病区主任原芳、副主任刘洪智等专家迎难而上,改善心功能后及时开通了严重狭窄的冠脉,使患者转危为安。



杨先生刚发病时,还以为是劳累所致,直到症状频繁发作,甚至连简单的家务都难以完成,才在家人劝说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可检查结果却让医生面露难色——杨先生的心脏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常规治疗难以应对,医生当即建议:“尽快转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那里有更专业的团队!”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转诊随即展开。当杨先生被送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衰病区时,接诊的一线石亚楠大夫和原芳主任第一时间展开救治。

听诊、阅片、会诊,一系列诊疗动作有条不紊,可当胸部CT与心脏超声结果呈现在专家眼前时,团队成员都心头一震:杨先生竟是罕见的“镜面人”——心脏、肝脏、脾脏等所有内脏的位置,与正常人完全相反,如同在镜中映射一般。

更棘手的是,杨先生的心脏早已“千疮百孔”。进一步检查显示,他不仅有二尖瓣、三尖瓣重度返流,如同心脏的“阀门”严重失灵,还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更致命的是,患者冠脉血管存在严重狭窄,已引发频繁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相当于心脏同时遭遇了‘瓣膜损坏’‘血管堵塞’‘先天错位’三重打击,再拖下去随时可能出现心梗、心衰、猝死!” 原芳主任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都意识到病情的紧迫性。经和刘洪智主任会诊沟通后,专家们一致认为,必须尽快手术,可“镜面人”的特殊解剖结构,给手术带来很大困扰。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手术台上的挑战,从第一步就超出常规。正常人的心脏位于胸腔左前方,冠脉造影通常选择右侧桡动脉入路,可杨先生的心脏“反位”,左桡动脉可能是优选,但左侧入路根本无法抵达病灶,刘洪智等专家当机立断:仍然从右侧桡动脉穿刺。

可难题接踵而至,杨先生的主动脉弓极度迂曲,如同一条扭曲的“山路”,常规导管根本无法顺利通过,稍有不慎就可能戳破血管引发大出血。刘洪智主任医师紧握着操作杆,目光紧盯着显示屏,果断更换“抗折”长鞘——这种特殊器械能在迂曲血管中保持刚性,如同为导管“铺路”。

最关键的时刻,冠脉开口的“反常规位置”再次给团队出了难题。正常人的冠脉开口位置固定,医生凭借经验就能精准定位,可杨先生的冠脉开口完全“镜像反转”,每一次试探都需小心翼翼。

刘洪智主任精准操作,每移动一毫米都凝聚着多年的临床经验。终于,造影剂顺利注入,显示屏上清晰显示:回旋支、前降支、左冠脉分支为临界病变,而右冠远端存在重度狭窄—— 这正是导致杨先生心绞痛的“罪犯血管”!

“准备释放支架!”随着一声指令,一枚支架精准送达右冠狭窄处,缓缓释放、撑开血管。当血流重新通畅的那一刻,监测仪器上杨先生的心率、血压逐渐平稳,原本紧绷的眉头也慢慢舒展。

术后,原芳主任和石亚楠大夫,针对其二尖瓣、三尖瓣返流与心衰症状,调整了利尿剂和改善心衰的GDMT药物,从“打通血管”到“修复心脏功能”,形成完整的治疗闭环。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在田焕护士长团队精心呵护下,杨先生已能自如地在病房里散步,胸痛、气短的症状彻底消失,活动耐量也恢复到生病前的水平,并于9月22日康复出院。这场跨越“镜像”的救心之战,不仅展现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专家团队“敢闯敢拼、精准施策”的诊疗实力,更为国内罕见“镜面人”复杂心脏疾病的救治,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文稿:邢永田|

|视频:谢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