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界的“心”对话|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岑颖干教授一行来院访问交流
2025-11-04
浏览次数(7)
手机阅览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当白求恩精神跨越国界,当心血管医学智慧碰撞交融,一场聚焦前沿技术、共话合作发展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举行。

为深化医学领域国际协作、促进中加医学人文交流互鉴、提升医院医教研综合水平,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与河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海外人才中国行”专项的支持下,11月4日至5日,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副会长岑颖干教授一行来院访问,围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移植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度研讨,为中原地区心血管外科发展注入国际动能。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朱绍成代表医院致欢迎辞。“作为河南省开放兴医、开放引智的标杆,我院在全面引入阜外品牌优势的同时,始终以开放姿态链接全球优质医疗资源。”朱绍成副院长表示,岑颖干教授团队带来的前沿学术成果,将为河南心血管外科技术突破提供重要借鉴,更有望推动双方在医疗管理、人才培养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他真诚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让国际先进经验与中原医疗实践深度融合,共同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河南省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柳杰对活动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既是顺应开放合作的时代潮流,更是推动医学科技惠民的具体实践。”柳杰介绍,在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的支持下,河南与加拿大已开展多次卓有成效的医学交流,此次活动将进一步深化两国在医学领域的人才互动与科技合作。作为省科技厅直属单位,省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将持续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欢迎海内外科技工作者扎根河南、共谋发展。

“昨天与阜外华中外科医生的交流,让我倍感振奋!”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副会长岑颖干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感触。扎根中国医疗领域十余年,他见证了中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崛起——从早年“单向传授手术技巧”,到如今“中外双向学习共进”,这种转变让他对双方合作充满信心。作为公益性组织,协会始终致力于为两国医生搭建交流平台。岑颖干教授表示,他牵头的专项项目可为心外科医生提供交流经费,诚挚邀请阜外华中选派优秀青年医生赴加深造,让人才交流成为合作的纽带。

程兆云教授表示:“我与岑颖干教授早有深厚学术情谊。此次交流,我希望能借助这一平台,一方面向国际同行展现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为双方后续合作搭建桥梁。我始终认为,医学进步离不开开放视野。未来,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医院构建国际化医疗合作网络添砖加瓦,让更多国际先进医疗经验切实服务于中原百姓。”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科研外事部主任李牧蔚主持会议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学术研讨环节,中外专家的分享干货满满,成为整场活动的“技术核心”。岑颖干教授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疑难问题的处理”为题,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详解了大血管钙化、血管吻合困难等复杂场景的应对策略,其“精准评估+个体化方案”的诊疗思路引发在场专家共鸣。

加拿大邓丽教授则从访问学者视角切入,对比了中外医疗体系在患者管理、多学科协作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优势互补、因地制宜”的合作建议。

阜外华中专家团队也亮出了“硬核成果”。成人心外科二病区夏东升副主任医师聚焦“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个体化策略”,结合丰富的手术经验,阐述了如何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最优方案,其提出的“小切口+快速康复”模式获国际专家认可。

成人心脏五病区负责人王圣主任医师以“我的200例手术经验”为切入点,分享了从传统手术向机器人辅助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转型的历程,详细解读了手术操作要点与并发症防控技巧,手术实施的精细度和高质量让岑颖干教授频频点赞。

成人心脏外科一病区胡俊龙副主任医师则汇报了“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移植与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单中心经验,其团队在重症心衰救治领域的技术突破,展现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的诊疗实力。


114日,岑颖干教授一行还走进阜外华中儿童心脏中心病区与手术室实地考察。当了解到该中心梁维杰等专家已熟练开展微创小切口等多项新技术,外省就诊患者占比达40%时,他由衷赞叹:“这里的儿童心脏救治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更多患儿带来了希望。”

此次国际交流不仅是技术的碰撞,更是友谊的联结。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将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与国际顶尖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让更多国际先进医疗技术落地中原,为守护人民群众心血管健康筑牢坚固防线。

END



|文稿:邢永田|

|视频:谢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