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两年多,活动后喘不上气,夜间连平躺都成奢望——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威胁着74岁患者苏先生的生命。更让人揪心的是,高龄病危的苏先生,根本无法承受心脏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
11月24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主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义强,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主任韩宇等专家,成功实施全国首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经股动脉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用更微创的技术挽救了他的生命。
两年前,洛阳伊川的苏先生毫无征兆地出现胸闷、气短症状,起初以为是年纪大了体力衰退,可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愈发严重:爬两层楼梯就喘得直不起腰,哪怕安静坐着也总觉得胸口发闷,到了夜晚更是无法平躺,家人紧急将他送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急诊检查结果让家属揪紧了心: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心功能不全,大量反流的血液已严重损伤心脏功能。
“患者主动脉瓣瓣环大,心功能差,体质虚弱,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他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住。”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主任韩宇详细评估病情后表示,这是临床救治中的棘手难题——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做TAVR手术本就充满挑战,缺乏稳定的锚定结构易导致瓣膜移位,而苏先生的大瓣环更是让治疗难上加难。
袁义强院长牵头组织多学科会诊,最终敲定方案: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瓣膜,为苏先生实施经股动脉TAVR手术。
与以前的TAVR手术相比,这种技术无需开胸,仅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即可完成操作,创伤大幅降低;更关键的是,新型瓣膜自带独特“定位键”,能精准锚定在大瓣环结构中,完美解决了苏先生的救治难题,他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受益于该技术的患者。
手术当天,袁义强院长主刀,韩宇主任全程配合。在DSA血管造影机的精准引导下,手术团队将压缩后的人工瓣膜通过导管缓缓送至主动脉瓣位置,随着“定位键”精准卡合,瓣膜顺利释放并展开,实时超声显示:主动脉瓣反流瞬间消失,瓣膜功能完美。整个手术历时仅1小时,出血量不足10毫升,术后苏先生即刻脱离呼吸机,意识清醒。
“胸口不闷了,喘气也顺了!”术后第二天,苏先生就能下床活动,他摸着胸口激动地说,“以前连翻身都费劲,现在感觉浑身都轻松了。”韩宇主任介绍,术后检查显示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已恢复正常,后续只需定期复查,待左心室逐渐恢复,生活质量将大幅提升。
从辗转求医的绝望,到新技术带来的新生,苏先生的救治经历,不仅是我国自主创新医疗技术突破的生动见证,更彰显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守护群众“心”健康中的使命与担当。随着更多微创技术的普及,将有越来越多危重瓣膜病患者迎来生命的新希望。
“让危重患者第一时间用上新技术,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的责任担当。”袁义强院长表示,这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股动脉TAVR技术,破解了大瓣环、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救治困境,尤其适合体质差、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医院将持续推动多项前沿技术落地临床,让更多像苏先生这样的危重心脏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的优质医疗服务。
|文稿:邢永田|
|视频:谢紫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南省政协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主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健康中原好卫士
专业方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在河南省内率先开展了左心耳封堵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三维立体定位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等高难度领先技术。
科研成果: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专著4部。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15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河南分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
河南省医师协会副会长
河南省房颤中心联盟主席
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师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主任。
专业方向:各类先心病及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治疗,在华中地区率先开展单纯超声引导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近五年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参与先心病介入指南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指南的制定。
社会兼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脏瓣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国家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P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