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绿城郑州,秋意正浓、桂花飘香。9月28日~29日,由华中阜外医院主办的“第二届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论坛”在郑召开。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权威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先心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发展前沿。
本次论坛邀请中美两国超声医学、小儿心脏内科学及小儿心脏外科学专家,对先心病三级预防的最新研究热点及难点进行深入研讨。会议以“开放、交流、促进”为宗旨,通过多学科对先心病产前产后心血管疾病一体化管理的探讨,促进中美专家及医师们进行学术交流,共襄本领域研究成果。
华中阜外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主任、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教授说,胎儿心脏畸形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模式专业性强,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胎儿心脏超声中心主任Jack Rychik教授第二次参加华中阜外医院主办的“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论坛”。他说,论坛为中美专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希望本论坛能够一直办下去,办得越来越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李治安教授用诗句“竹密何妨流水过 山高岂碍白云飞”,勉励在场专家,无论学术的道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也要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为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事业奋斗终身。
大会执行主席、华中阜外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副主任、超声科副主任刘琳博士主持开幕式。
Jack Rychik教授带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血管生物学信息”的精彩报告。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田志云教授围绕胎儿心功能不全的概念、特点等内容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范太兵教授用翔实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先心病外科的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逄坤静教授先心病一体化救治的可能实施方案;潘微教授讲解了重症心脏病产前诊断及围产期治疗;马宁教授带来了“从胎儿到新生儿心肺功能的转化和超声评估”的精彩讲座;王钰教授深入分析了胎儿心脏房间隔缺的超声诊断;刘琳教授对胎儿肺动脉闭锁产前诊断及预后进行了详细评估。
王红英教授讲解了胎儿心律失常产前诊断;张玉奇教授给出了血管环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决策;裴秋艳教授阐述了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数据库的构建及临床应用;赵胜教授介绍了四维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初步应用;吴云教授分析了冠状动脉右房瘘病例报告。
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田力教授,华中阜外医院超声科主任田新桥教授、副主任崔明霞主任等专家主持学术讲座。
“第二届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论坛”是2019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在出生缺陷中居首位,因此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先心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论坛”的成功举办,对加强学术交流、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