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享有国际盛誉的“中国结构周”如期举行。通过网络相联, “结构人”齐聚一堂,共同研究中国乃至世界结构性心脏病的新技术、新进展,探讨结构性心脏病防治的未来。
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在线分享前沿新科技,并进行近100台手术全网实时直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华中阜外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张戈军教授,华中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主任刘煜昊教授等专家通过网络会议、手术直播分享经验及技术。
刘煜昊教授通过网络,介绍了医院1例合并冠脉病变的高危TAVR患者病历,该患者复杂的病情、曲折的手术过程以及完美的手术结果得到了参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及认可。
“结构周”期间,张戈军教授带领华中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顺利完成2台国际领先的手术。
两个患者皆为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其中一例是一位27岁女性患者,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重度反流,心功能不全,专家为她实施“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手术(PPVI)”治疗;另一例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是一位先天性左右肺动脉重度狭窄的7岁男童,经过专家们的精准操作,给予孩子“左右肺动脉半开环(可二次扩张)支架植入术”。两台手术均顺利结束,手术效果良好。
两台手术都是国际领先的新技术,手术的顺利完成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团队的一致称赞,展示了华中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的高超技术与默契配合。
近年来,随着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华中阜外医院率先在国内成立了结构性心脏病治疗中心,治疗水平走在国内前列。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介入诊治等方面,华中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治疗中心,连续多年数量及质量保持华中地区第一。
2019年6月27日,总院长助理潘湘斌教授、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教授等专家带领团队,为一名2岁孩子实施了完全可降解心脏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运用完全可降解封堵器,实施室间隔缺损封堵,在华中地区尚属首例。
2019年6月27日,潘湘斌教授运用自主研发的超声引导专用介入引导导丝,成功为一名8岁孩子实施了单纯超声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这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引导专用介入引导导丝,在华中地区首次“亮相”。
2019年3月17日,张戈军教授、范太兵教授等专家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一例经皮肺动脉支架置入术。这枚小小的支架不但解决了患者肺动脉狭窄的问题,而且它还可以根据需要再次进行“长大”(扩张)。为患者实施可扩张肺动脉支架术,在整个华中地区尚属首例。
2018年9月28日,潘湘斌教授、范太兵教授、结构性心脏病区副主任韩宇博士、儿童心脏中心主治医师宋书波等专家,成功为一对儿双胞胎姐妹实施了“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2019年7月20日,张戈军教授、刘煜昊教授等专家,运用先进的TAVR技术,成功为一例罕见主动脉瓣四叶瓣畸形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2019年8月16日,潘湘斌教授等专家,运用经心尖TAVI技术,为一位70岁的危重患者更换了主动脉瓣。
科室常规开展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衰等心脏病的诊治。
除此之外,还特色开展:1.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无明原因脑梗或头痛的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的介入诊治;2.心脏瓣膜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PPVI)等介入诊治;3.肺血管疾病:肺血栓、肺动脉狭窄、肺高压等介入诊治;4.少见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窦瘤破裂、冠状动脉瘘、肺动静脉瘘等的介入诊治;5.其他结构性心脏病:高血栓高出血风险的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封堵术、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封堵术等。
病区以介入为主要手段,努力发挥介入成功率高、创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