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感动
2020-02-18
浏览次数(2691)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新冠肺炎的疫情,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国人的心。而作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更是责无旁贷的必须逆行。他们的心里有过担忧、有过害怕,但更多的是这身白衣赋予于身的责任。早在除夕夜,全省医护人员都回到了工作岗位,全员在岗。从那时起,人民的健康,就是他们的新年愿望。

面对肆虐的疫情,医护人员的内心是怎样的呢?华中阜外医院内分泌科护士唐浩,用她之笔点点记录,记下自己的所思,也记下他人给予的感动。

疫情下的感动

2020年,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不平凡。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

在我迄今为止有限的生命里,我曾为在汶川余震里穿梭的年轻战士们潸然泪下,为在恐怖的火焰龙蛇中逆行的消防官兵们心生悲恸。信仰,是多么的神圣、崇高,可以让人不畏生死,抛却性命,然而,在面对惊悚不定的疫情时,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同样也需要奋不顾身、迎难而上。

从疫情来势汹汹的全面爆发,到举国上下的万众一心,我们极其迅速地完成了相关措施的有效布防和动态信息的实时转播。在医疗资源极具匮乏的疫区,医护同仁们舍身忘我地坚守在一线;在冰冷刺骨的雨夜雪夜,火神山上百台挖掘机的同时施工再一次铿锵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基建狂魔”的实力;在阖家团圆的新年伊始,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在外华人,都大公无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除夕之日,一大早便收到了通知:所有医护人员取消休假,全员在岗,随时待命,我当时心里一阵悸动,终于明白,自己不再是“非典”时期那般年幼无知,而是要深入其中,去参加属于我们的战斗。

我打电话告诉父母:“今年情况特殊,可能回不去了。”

爸爸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回道:“希望你能担当起作为当代大学生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重任,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责任心,父母愿你在工作中保护好自己,我们能为你参加这次没有硝烟的战斗而高兴。”

妈妈哽咽着说:“你爸就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千万不要怪妈没你爸思想觉悟那么高,我就想你好好的,别出什么事儿。”

我甚至还跟我哥交代后事:“万一,我要有什么不测,你就负责照顾好咱爸妈。”

我哥很是无语地来了一句:“你一没有去武汉,二没有长期接触感染病人,还在十八线待命呢,都成这样了,你让人家一线的医护人员怎么办?”不过,他同样又很严肃地说道:“要是再严重,需要你上前线,那就放心去吧,我和咱爸妈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一直以来,我们作为医护人员本身,枕戈待旦、殚精竭虑地与病魔奋战到底,孰不知身后的家人同样也是惴惴不安,忧心如焚。

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份特殊的职业就赋予了白衣天使们崇高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兢兢业业,守护万千大众的健康,托起生命的力量。疫情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被确诊的患者数量不断刷新高度,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在漫长无尽的等待里,我收到了这样一份温暖的问候。

去年11月,郝叔叔入住华中阜外医院内分泌科。说真的,他并非我护理时间最长,也不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位病人,但却是最慈祥、最贴心的一位。他会真正站在护理人员的角度上,去感谢你每一次温声细语的问候,去心疼你每一天辛苦忙碌的不易,去体谅你无心的护理操作技术上的略有不足。有一次我上班,作为责任护士,给他输液扎针,他说我进针又快又稳,一点感觉都没有,于我们而言,这本身只是一项很基本的护理操作,但是之后他一直夸我,还说我说话温柔又好听。

疫情爆发之后,郝叔叔一直在问我相关情况,叮嘱我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自己,一直以来,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很多情况下本身就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但我最开心的是我们用生命守护着的人们,他能够知道你的艰难与辛苦,会用心为你默默祝福。

(内分泌科 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