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出征:银针、小三轮、卡通画,抗疫战场三件宝
2021-08-16
浏览次数(3205)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8月15日上午8:00,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派出255名作战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第六次出征,分别奔赴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张庄办事处、银河办事处,支援郑州市进行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从8月15日8:00到8月15日22:00,医护人员完成11万人次的社区群众核酸标本采集任务。

截至目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已经累计派出核酸检测医护人员6批1435人次、完成酸检测采样53万人次。

本次出征中,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依靠银针、小三轮、卡通画,抗疫战场三件宝,在无数个街区、社区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记忆。


银针

早上不到6点起床,7点就到医院领取防护服、面屏等物资,8点准时出发……连续多日征战的医护人员们精神抖擞,向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军。



大巴车一路颠簸,一名医护人员突然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难受了,喝点热水,或者忍着?NO!绝不!车上全是身怀绝技的医护人员,绝不允许有人遭受这样的折磨。

中医科主治中医师鲍鑫宇得知情况后,赶紧拿出便携消毒棉签和针灸针,在晕车医护人员的合谷穴上扎一针,然后又点揉内关穴,仅过去不到5分钟,该名医护人员的不适症状就消失了。



小三轮

从大巴车上下来后,几名医护人员敏捷地跳到三轮车上,奔赴工作点位。其中一名医护人员还竖起大拇指说:“瞧!这交通工具多拉风,方便快捷接地气!”



“骑着小摩托心里真快活,一路小风嗖嗖吹来,阳光照耀我,大街小巷哪都能去,啦啦啦啦啦啦……”坐着摩托小三轮出征,怎么能少得了女子天团。

儿童心脏中心二病区护士长本乐乐率先跳上摩托三轮车,同组的医护人员紧随其后跳了上去。朱丽明麻醉科护士一看没位置了,急得团团转,当她看到司机坐的长座椅时,顿时眼前一亮:“副驾驶是我的位置,谁都不许抢!”说着,她便一个箭步跳了上去。



这四位可爱的医护人员,就是乘坐这样便捷的交通工具,顺利抵达东街2组采集位点,并且完成3560人次的采集任务。


卡通画

知道妈妈将要出征,超声科主管护师汤萌的10岁儿子,花费一个晚上的时间,画了一张卡通画,并且写上“中国加油!郑州加油!”的字样。



临出门时,儿子还认真说道:“妈妈,你早点打败病毒,我们就能按时开学啦,就能回到学校,见到张敏老师和我的好朋友啦。”

孩子依依不舍,还非要跟着爸爸,把汤萌送到医院。分别的那一刻,孩子喊道:“妈妈,你明天能回来给我过生日吗?”

汤萌把孩子送的画带在身边,孩子的爱、家人的支持,就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歌子我的乖女儿,妈妈太心疼你了,你是在妈妈手心里长大的……等疫情过去了,妈妈给你做你爱吃的菜莽,还有红烧排骨,还有鸡蛋龙须面,还有?花小油馍,还有玉米小油饼……”

高血压科护师问琼歌出发时,母亲含泪给她编发了一条短信。短信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母亲对女儿深切的爱,还有不离不弃的赞赏和支持。



除了银针、小三轮、卡通画等宝物之外,医护人员还有身怀绝技的本领,还有苦中作乐的精神。

8月15日12:00,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在小李庄安置区主路旁,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房新辉、特需三病区护士王瑞娟等正为群众们采集咽拭子。



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虽然做着看似简单的操作,但实际上他们也都身怀绝技。就拿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房新辉来说,他从事内科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治上颇有研究,妥妥是年轻一代的翘楚。




同事换班后,麻醉科主管护师卢婷脱下防护服,衣服和头发全部湿透,她拧着头发上的水,笑着说道:“不知不觉免费洗个头,真是意外收获啊!”



胸外科护士长张媛、结构性心脏病病区护师陈花如、内镜中心护师翟晓阳等表示不服:“俺没有免费洗头,这是妥妥地洗了个澡啊。”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医护人员之所以这么强,敢跟新冠病毒“正面刚”,是因为他们都有坚强的后盾。

成人心外监护室主管护师梁建英,护师赵小康、夏梦颖、董志存的工作劲头特别大,因为他们的底气来自全科人员的支持。



在成人心外监护室副主任孟树萍的感召下,科室的每个成员都以医院为家,每次都争先恐后主动报名参加,累计71人次参加支援郑州市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在冠心病五病区护士长乔秋萍的带领下,科室多次选派精兵强将执行任务。有了“大姐大”的带头和支持,这几位女将在翟庄村,短短几个小时就完成采集1200人次的任务。

最让人感动的是,有两个小朋友看到医护人员比较辛苦,专门从家里拿来煮熟的玉米。“叔叔,阿姨,你们打怪兽辛苦了。一会儿还要继续战斗,吃个玉米补充能量吧……”玉米还没吃,泪水先流下来了。



这就是可爱的医护人员!富有爱心的群众、默默支持的家人、肩并肩作战的同事、重焕生机的医院等,都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太多的画面值得记录,太多的感动值得铭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刚经历风雨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医护人员压不倒、打不垮,他们正用钢铁般的身躯和坚韧的毅力守卫着家园和家人。

| 文稿:邢永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