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罕见的心肺血管疾病,被称作“心血管里的癌症”,急危重症更是“高危”的象征。
当高危遇上高危,如何给患者规划更合理的救治方案?
7月2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肺动脉高压多学科诊疗协作·聚焦重症肺动脉高压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头脑风暴,一起碰撞思维火花。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专家高传玉教授对本次学术研讨会寄予期望。他说,肺动脉高压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不可否认,它是一种致命的“高危”疾病。重症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更是困难、复杂,需要院内多学科的配合。作为医院重点发展的亚专科,希望专家们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不断促进学科发展,帮助更多病人。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肺动脉高压多学科协作诊疗组组长程江涛主任医师主持本次研讨会。
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刘煜昊主任、韩宇副主任、郭晓艳副主任医师、陈慧玲护士长,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张静主任、郭素萍主任医师、张巧玲主治医师,儿童重症监护室李斌副主任、刘学兰主治医师,呼吸内科沈艳丽副主任医师,医务部王黎副主任等参与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专家们从各自学科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关于重症肺动脉高压救治的思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罗勤教授做了《重症肺高压处理经验分享》的主旨演讲。从肺动脉高压的定义、病理生理改变、病情评估等多方面分享治疗经验。
张静主任讲解的内容是《ECMO在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临床救治病例中,重症团队如何利用ECMO生命支持,提高肺动脉高压患者救治成功的数量与质量。
张巧玲主治医师、刘学兰主治医师分别分享了冠心病重症救治、儿童心脏重症救治中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例,提出临床问题,讨论诊疗经验。
刘煜昊主任、程江涛主任医师、郭素萍主任医师、李斌副主任、沈艳丽副主任医师一起,深入讨论和研究,分享诊疗经验和救治思路,体现MDT多学科讨论的团队力量。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任重道远。
本次研讨会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目光锁定在重症肺动脉高压的诊疗问题上。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学科交流协作,提高各专科医生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识,积累经验,使肺动脉高压患者得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早期规范化治疗,对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提供多学科治疗思路,尽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使患者受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