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男子心脏濒临循环崩溃,专家急诊植入人工心脏救命
2022-07-15
浏览次数(2137)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患者心脏功能衰竭,专家计划第二天给他手术。

提前一天,专家会诊,探讨手术方案。会诊中发现,患者部分生命指标已经濒临崩溃,很可能过不了当晚。

程兆云教授等专家当机立即,决定紧急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几个小时后,程兆云教授带领团队,为这位患者成功实施主动脉瓣膜置换+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崩溃的心脏

司先生今年52岁,来自商丘市。2016年,正在建筑工地干活的他,突然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被迫终止了体力劳动。

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心肌缺血。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好转出院回家。

2020年,司先生再次发病,经常于夜间睡眠中憋醒,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心脏扩大、二尖瓣反流。

以后,司先生每隔几周就需要住院一次。尽管如此,他的病情还是每况愈下,全身乏力、经常出虚汗,没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时常有强烈的濒死感。

强大的求生欲望,使得司先生到处打听能够救命的医院。经过多方打听、慎重选择,家人陪着司先生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程兆云教授。

完善检查后,程兆云教授发现,司先生的病情十分危重,除了重度心衰外,主动脉瓣、二尖瓣都是重度关闭不全,肝肾等脏器功能指标也非常差。司先生的心脏功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心脏移植是挽救他生命的最佳途径。


紧急的手术

经过一系列的“保心”治疗措施后,司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手术条件具备了,可是心脏供体却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奢望。

面对这样耗不起的情况,专家们决定在6月27日为司先生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手术前一天(6月26日)上午,程兆云教授召集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体外循环、肾内科、超声科、监护室等科室专家,讨论手术方案。

各项检查指标摆在专家面前。司先生的血压无法维持在正常水平,呼吸急促,已进入少尿甚至无尿状态,处于循环崩溃前期。

程兆云教授面色严峻,决定:不能再等了,立即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

生命集结号吹响。手术团队立即赶到手术室。

程兆云教授、轩继中主治医师、胡俊龙主治医师等精准操作,麻醉科主任林洪启、副主任赵亮实施麻醉,杨雷一副主任、李建朝副主任等专家负责体外循环,手术稳步推进。



生存的希望

司先生病情复杂。专家们先为他实施了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经验证无返流后,进行人工心脏植入。专家们在患者心脏上精准选点,确切定位、穿针置线、放环固定、嵌入装置、连线开机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2个小时后,全球重量最轻、体积最小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顺利植入患者体内。



随着转速、流量等参数调整到位,磁悬浮人工心脏开始“跳动”,逐渐脱离体外循环机,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平稳,手术获得成功。

人工心脏被誉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相关数据显示,本次手术所用的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在感染风险防控、装置可靠性、血液相容性等性能上都表现出色,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程兆云说,王先生本次手术接受的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心室辅助装置,俗称人工心脏。本次手术所用的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在感染风险防控、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血液相容性等方面上都表现出色,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它的特点之一是,不仅适合于成人,还可以用于儿童心脏病患者,它为众多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治疗和生存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