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二尖瓣置换是心脏外科手术最常见术式之一。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展和患者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二尖瓣生物瓣患者比例越来越多。生物瓣患者都会面临多年后的生物瓣毁损和再次手术问题,而往往这些高龄患者很多体质虚弱或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再次体外循环开胸心脏停跳手术会面临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恢复慢,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高,因此以往很多老年生物瓣毁损患者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失去了再次手术的机会。
近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负责人韩宇博士团队应用J-Valve瓣膜,成功为一名二尖瓣人工瓣膜衰败的老人完成“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为80岁老人微创解决二尖瓣问题。
张女士今年已经80岁高龄,得病前是个乐观的老太太。
最近一段时间,张女士有点不太“快乐”。她“胸闷”的老毛病,又复发了。
12年前,张女士做过二尖瓣的置换手术。
这几天,张女士的胸闷加重,家人赶快带她前往当地医院进行诊疗。
经大夫评估后,发现12年前置换的二尖瓣已经衰败,出现大量反流,急需手术治疗。
但由于年龄大、身体状况不好,张女士无法耐受外科手术。
经过多方打听,张女士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了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负责人韩宇博士。
韩宇博士接诊后,也意识到张女士的心衰问题非常严重,二尖瓣大量反流和持续的房颤,都是大问题。
该患者已辗转多家医院,因为二尖瓣膜与主动脉瓣膜夹角问题,均认为不能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必须再次开胸换瓣。根据以前的手术经验,经过团队讨论分析,韩宇博士认为“J-Valve瓣膜”是最适合张女士的。
“J-Valve精准定位心脏瓣膜植入系统”简称 “J-Valve瓣膜”。与传统瓣膜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去得准、待得住”。“J-Valve瓣膜”凭借其原创的“自主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冠脉保护、起搏器植入率低等优势。
术前,团队综合患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策略。术中团队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一个半小时后,手术圆满完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瓣膜位置合适,形态良好,无瓣周漏和反流。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症状得到极大改善。
术后第二天,张女士告诉韩宇博士:“我现在感觉一身轻松,浑身都是劲。你们把我从绝望中拉了出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真中!”
韩宇博士介绍,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是一种新型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图为J-Valve瓣膜
J-Valve瓣膜的优秀性能为不同瓣位生物瓣衰败患者提供了新选择,具有很多创新性优点。例如:对冠脉有一定的保护,几乎无阻挡;输送到系统段,操作方便;定位件的设计使TAVR在AR中安全有效;起搏器植入率低;适用面广;导丝跨瓣简便;输送系统短,同轴性好;受外周、横位心影响小;辐射剂量及造影剂用量少。
未来,团队将持续积累临床经验、取得技术进步,掌握更加安全、有效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造福更多二尖瓣病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