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邵凤民教授荣获2023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23-12-12
浏览次数(2118)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2023年12月9日,2023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南京召开。

邵凤民教授的《终末期肾脏病进展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荣获

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这是本届华夏医学科技奖评选,河南省唯一的获奖项目。

邵凤民教授团队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彰显了河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团队超强的学科引领、内涵发展综合实力,标志着医院在终末期肾脏病的诊治和科学研究领域,迈进了全国领先水平。

“华夏医学科技奖”是经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设立和主办,是面向全国医药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全国性医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最高奖项之一。该奖重点奖励在医学科技领域中推动自主创新、科技研究、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邵凤民教授团队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可谓实至名归,荣誉的背后是“十五年磨一剑”的刻苦钻研,是奉行患者受益至上的真实体现。

终末期肾脏病(ESRD)是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预后差且花费高,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明确其进展机制、完善综合治疗体系和创新肾脏替代治疗关键技术,已经成为肾脏病专业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面对这样的困境,邵凤民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领团队从2008年开始,把科学研究重点放在终末期肾脏病进展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上面。

收集病例、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反复研究……寒来暑往,斗转星移,经过十五载的深入探索,随着一个个有价值数据的新鲜出炉,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下的“答案“渐渐清晰起来。

邵凤民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终末期肾脏病进展的新机制,首次构建针对终末期肾脏病病因特异性诊断的预测新模型,率先开展针对终末期肾脏病关键治疗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并且建立终末期肾脏病诊疗技术基层推广应用的新模式

自2008年以来,邵凤民教授研究团队围绕该课题共发表论文243篇,其中SCI收录52篇,中华系列论文31篇;主编专著6部;参与编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等4部行业标准规范;参与制定国家级指南与共识8项。项目成果在国内多家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显著改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邵凤民教授团队的《终末期肾脏病进展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首次发现Apelin和Renalase在肾间质纤维化(RIF)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揭示ESRD 进展的新机制:首次发现Apelin通过经典途径(TGF-β1/Smad通路),Renalase通过非经典途径(TGF-β1介导的非Smad通路)在RIF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为RIF新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首次构建针对ESRD病因特异性诊断的预测新模型,建立预后评估的新方法:构建糖尿病肾脏疾病(DKD)预测的新模型,减少肾活检手术风险;首次建立无症状尿检异常型IgA肾病预后评估的新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意义重大。

率先开展针对 ESRD 关键治疗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完善综合治疗体系:(1)探索延缓ESRD进展的药物治疗:首次发现西格列汀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减少蛋白尿发生。(2)肾脏替代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①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活检钳技术在血液透析内瘘栓塞中的应用,使内瘘二级通畅率从87.5%提高至92.3%,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率先提出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内瘘血管狭窄效果的最佳评估时机在术后1天。②首次发现腹膜透析(PD)患者中营养是外周动脉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为PD合并症提出治疗新策略。③首次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下调 SIRT1 的表达诱导肾移植免疫耐受,为肾移植免疫排斥提供潜在治疗靶点;率先采用“九步法”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术,使移植肾热缺血时间缩短至1分钟内,降低了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的发生率。

建立ESRD诊疗技术基层推广应用的新模式:在国内率先建立以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为核心的ESRD诊疗关键技术基层推广应用的新模式,在省内外131家县市级医院推广应用,为实现大病不出县提供技术支撑。

#邵凤民#

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党委书记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学者、中原名医、河南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

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肾病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专家、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师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肾脏病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肾脏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河南省肾脏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主编,《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等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主持并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河南省重大公益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厅级科技成果10余项,其中省一等成果奖1项、省二等成果奖3项、省三等成果奖2项。主编、参编专著14部。参与制定指南、共识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