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交感电风暴是指在24小时内发生3次及以上持续室性心律失常,每次间隔至少5分钟,且每次发作均需通过干预措施来终止,如不及时救治,会造成生命危险。
面对难以纠正的“交感电风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多学科专家不惧困难,实施高难度手术解除患者病痛。
平顶山46岁的张先生
2020年第一次突发胸痛

出现“交感电风暴”往往预示着患者心脏状态较差,心肌细胞电学不稳定,极易蜕变成室颤,很多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因交感电风暴出现生命危险。

转入CCU之后
张静主任携叶发民、肖文涛等专家
进行了多种治疗尝试
患者室速发作频率有所下降
但仍有间断发作
患者的心脏功能
已经不足正常人的一半
面对棘手情况
医院启动多学科专家会诊
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付海霞判断
患者心梗后合并巨大心尖部室壁瘤
是患者反复室速发作的主要原因
付海霞主任医师
心梗后形成的室壁瘤并不少见,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肿瘤,而是心梗导致局部心肌坏死后,心肌组织向外膨出呈瘤样结构,故称之为室壁瘤。
这种坏死后心肌组织残存部分可能有活性的心肌细胞,但这种心肌细胞往往传导缓慢,容易引起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室速。
这种手术的难度非常大。据报道这种心梗后室速的导管消融成功率仅50%。
首先,室壁瘤本身就有破裂的风险,一旦破裂就意味着心包填塞。而且局部坏死的心肌非常菲薄,消融过程中,消融导管需要进入室壁瘤内部进行操作,菲薄心肌穿孔的风险很高。这相当于盲人走钢丝,险上加险;
其次,室速消融手术需要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配合。在手术中,患者一旦室速发作,即陷入昏迷,术中的配合不能保障。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
“你们精湛的医术让我再次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恢复后的张先生如是说。
| 文稿:马继芳 朱之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