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昊教授参编的《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重磅发布
2025-04-14
浏览次数(182)
手机阅览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2025年4月12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健康促进会、《中国循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CSHC 2025)在京开幕。


在大会上,备受瞩目的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重磅发布,线上首发。这一建议的发布填补了国际相关领域的空白,有力推动了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技术朝着规范化方向大步迈进。


作为核心专家组成员,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一病区主任刘煜昊教授,再次参编了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专家共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指南,标志着我国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成功迈入“可降解时代”。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由国家结构性心脏病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

刘煜昊教授介绍,指南共识/专家建议是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引。近年来,随着可降解封堵新技术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PFO(卵圆孔未闭)相关病症患者受益于该项新材料技术。

为进一步推动可降解PFO封堵术朝着更加规范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国内权威专家携手合作,共同制订了《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其全文将在《中国循环杂志》刊发。

该文件旨在构建一套标准化的操作路径,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全面提升可降解PFO封堵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为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治疗保障。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国内率先成立结构性心脏病专病病区,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以介入为主要手段,努力发挥介入成功率高、创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心病、瓣膜病介入培训基地,在刘煜昊主任的带领下,在卵圆孔未闭规范化诊疗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心病、瓣膜病等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数量及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图片


作为学术委员会专家和编委,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一病区主任刘煜昊教授多次参编卵圆孔未闭的共识、指南:


卵圆孔未闭处理策略中国专家建议。2015发表

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2017发表


卵圆孔未闭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声学造影临床操作规范。2022发表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规范。2022发表


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发表


卵圆孔未闭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发表

文稿:邢永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