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冠脉遭遇“连环险”,介入疗法破局展新颜
2025-05-08
浏览次数(6)
手机阅览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先进技术
 





80岁老人要做肺癌切除手术时,被查出冠脉“三支病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二病区主任李牧蔚教授团队,实施高难度介入手术,解决了支架内再狭窄问题,使患者的生活状态焕然一新。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来自郑州新密市的80岁于先生,人生经历丰富,却在与疾病的抗争中走过了漫长岁月。

十几年前,他的右冠和回旋支就已植入支架,随着时间推移,支架内逐渐内膜增生、狭窄,他的活动耐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减退。于先生只当是自己年事已高、体力不济,并未将身体变化与心脏疾病联系起来。

直到9个月前,于先生在活动后频繁出现胸闷症状,体力下降愈发明显。而前段时间的一次体检,更让他和家人揪起了心——检查发现其肺部存在阴影,经专家诊断,高度怀疑是肺部肿瘤。

当医生开始筹备肺部手术时,进一步检查却发现了更为棘手的问题,于先生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这无疑给后续治疗蒙上了一层阴影。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二病区主任李牧蔚教授在接诊后,迅速对病情展开全面评估。她指出,于先生的冠脉呈现典型的“三支病变”,意味着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和回旋支均存在严重狭窄情况。

而此时,摆在治疗团队面前的是一道难题:当务之急必须先解决冠脉问题,否则肺癌切除手术根本无法实施。但考虑到于先生年龄偏大,还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外科搭桥手术风险极高,经过审慎讨论,微创介入治疗成为了最佳选择。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图片

手术台上,李牧蔚主任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有条不紊地开展治疗。她首先运用药物球囊,成功攻克了前降支的严重狭窄难题;随后,又分别用两个药物球囊,精准处理了右冠和回旋支支架内的严重狭窄部位。

整个手术过程紧张有序,凭借微创介入技术的优势,最大程度减少了对于先生身体的创伤,同时由于“介入无植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减少,降低了高龄老人出血的风险。

术后,于先生的身体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老态龙钟、行动不便的他,仿佛重获新生,自我感觉“变年轻了”。

如今,他经常骑着三轮车上街买菜,穿梭于热闹的集市,精气神十足,与手术前判若两人。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李牧蔚主任通过于先生的病例,发出健康提醒:老年人的心绞痛症状往往并不典型,可能不会出现剧烈的胸闷、胸痛。


因此,当家中老人出现体力逐渐下降、活动耐力变差等情况时,切不可简单归因于年龄增长,一定要关注冠脉血管是否存在问题。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文稿:邢永田 |

| 视频:谢紫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