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女生突发心悸晕厥,一颗年轻的心脏正被神秘肿物悄然“侵占”。7月24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第五期“四级联动”疑难病例汇报与讨论火热开场,各级专家线上线下齐聚,以“精准影像解读‘大心脏’?”为题,共同拆解这例罕见心脏占位病例背后的医学密码。
线上平台无缝连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河南心血管病中心周口区域医疗中心及七家专科共建医院,四级医疗力量攥指成拳,为破解难题精准合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侯志辉教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医技医学部主任、放射科主任朱绍成,超声科主任田新桥,成人心脏外科中心主任赵子牛,胸外科副主任胡为才等专家线上线下共同参会。值得关注的是,新疆第十三师红星医院与心血管影像联盟的39家医院也通过云端“入座”,实现了跨越千里的医学对话。
这例右心房占位病例的细节悬念迭起。20岁女生毫无征兆的心悸、大汗与短暂晕厥,外院超声提示的“右心房肿物”,像一个待解的谜团,牵引着专家们的目光。
入院后的检查如抽丝剥茧:胸部CT平扫发现纵隔及心内有个6.7cm×7.0cm×11cm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且伴有钙化;超声检查进一步显示,右房内有个约72mm×70mm 的低回声团块,上腔静脉延伸至右房,心包腔内也有异常团块,这些影像特征如同散落的拼图,等待专家们合力拼凑出完整的诊断图景。朱绍成教授带领团队逐一解析影像细节,抛出“病变定位”“鉴别诊断”等关键问题,瞬间点燃了全场的讨论热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侯志辉教授线上点评直指核心:“从现有影像来看,心包腔内、上腔静脉延伸至右房内的实性占位性质不明,需结合更多临床信息仔细推敲。对于心脏的肿瘤,要注重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以及如何为外科提供诊疗价值。”
从影像学特征到临床诊疗思路,从鉴别诊断要点到进一步检查建议,专家们各抒己见,对这例复杂的心脏占位病例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
“四级联动”机制的魅力在这场讨论中尽显——基层医院的临床困惑直达顶尖专家案头,前沿的诊断思路快速转化为一线的实践指南。正如新疆第十三师红星医院的医生所言:“隔着几千公里能实时参与这样的病例讨论,相当于把阜外的专家请到了我们科室,极大提升了基层诊疗能力。”
这场“四级联动”病例讨论,不仅是一次对疑难病例的深度剖析,更是一次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携手并肩,在探寻医学真相的道路上共同前行,为提升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将依托“四级联动”平台持续发力,让优质医疗资源跨越地域界限,守护更多人的心脏健康。
| 文稿:黄 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