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儿心血管健康筑牢“防护网”,小儿心脏超声筛查与诊断培训班顺利举办
2025-08-31
浏览次数(36)
手机阅览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小儿心脏超声筛查与诊断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疗水平,推动小儿心脏超声筛查与诊断技术的普及应用及精准发展,830日至3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联合主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共同承办的“小儿心脏超声筛查与诊断培训班”,在河南郑州举行。

此次培训班汇聚了国内小儿先心病临床诊疗、小儿心脏超声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资深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多地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专家们围绕小儿心脏超声筛查流程优化、诊断技术难点突破、典型病例复盘分析等核心议题,通过专题授课、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现场实操等形式展开深度探讨,为推动小儿心脏超声技术在临床的规范应用、助力小儿先心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共享平台。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开班仪式上,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雷超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同仁致以诚挚欢迎,表示,小儿心血管疾病直接关乎儿童健康,其筛查与诊断技术的提升至关重要。超声作为无创、便捷、高效的检查手段,在小儿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以及治疗随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举办国家级小儿心脏超声筛查与诊断培训班这既是推动我国先心病区域性诊筛能力提升的关键举措,更关乎千万家庭福祉与区域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我院作为国家首批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一体化管理特色建设单位,依托专业优势,落实建设要求,努力带动区域先心病筛查、诊断、治疗整体能力提升,为小儿心血管健康筑牢“防护网”。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副处长孙萨迦对参加培训的人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入学习最新指南,将规范化诊疗带回基层;二是加强多学科协作,将“筛、诊、治、康”打造成一条无缝衔接的链条;三是用心用情与患者沟通,将医学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个家庭。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提升儿童先天缺陷救治水平,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先天缺陷而掉队。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医务部主任任艳艳主持开班仪式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8月30日的学术议程聚焦“小儿心脏超声筛查与诊断”的理论探讨,来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多位专家学者轮番登场,围绕小儿先心病诊疗关键环节分享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为现场学员带来一场专业盛宴。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范太兵教授率先开讲,以《胎儿及婴幼儿危重先心病治疗策略》为题,结合临床典型案例,系统剖析了胎儿期至婴幼儿期危重先心病的病情特点、风险评估方法及个性化治疗方案,为提升危重患儿救治成功率提供了宝贵思路。

随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副主任宋书波博士,围绕《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处置原则》展开阐述,从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时机选择、多学科协作模式等维度,梳理了常见先心病的规范化处置路径,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临床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在小儿心脏超声专业环节,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两位副主任丛娟博士与崔存英博士联袂授课,共同解析《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两位专家结合高清超声影像案例,详细讲解了复杂先心病的超声切面选择、特征性声像图识别技巧及鉴别诊断要点,助力学员提升复杂病例的超声诊断精准度。

此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副主任医师董好举,以《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处置原则》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导管依赖性先心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急诊处理流程及长期管理策略;超声科韩相国副主任医师与胡彦斌副主任医师则聚焦《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通过大量临床实例,拆解了常见先心病的超声诊断步骤与细节把控要点,进一步夯实了学员的超声诊断基础。

8月31日的实践操作环节以心脏超声标准切面操作;各切面正常解剖结构及测量操作;先心病节段性诊断法操作;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态视频解析;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动态视频解析;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动态视频解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缩窄及离断动态视频解析;结合超声视频及病史进行超声诊断及书写报告这八大模块精彩呈现,50余名学员沉浸式参与技能实操。

在两日紧密的课程安排下,授课专家从理论和实践多方面出发,为参加培训的学员奉上了小儿心脏超声诊疗领域的众多尖端学术成果,让大家确实学会学懂,把知识带回去。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国家首批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一体化管理特色建设单位,此次培训班授课内容严格对标国家卫健委妇幼司下发的《关于开展小儿心脏超声筛查与诊断培训的通知》,以标准化课程体系与沉浸式教学模式,推动小儿心脏超声的规范化普及,为小儿心血管健康筑牢“防护网”,努力提升儿童先天缺陷救治水平,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先天缺陷而掉队


文稿:冯司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