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开展高标准"空中ICU"应急演练,标志着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模式创新、救援维度拓展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本次"空中ICU"应急演练全面依托医院智慧转诊中心新建成的指挥调度平台,以"智慧"为核心,打造一个响应迅速、决策科学、运行流畅、联动高效的救援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构筑了航空救援生命线。
智慧转诊中心有能力开展直升机救援接诊服务,覆盖河南省及周边省市半径300km空中救护网络,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华中地区ECMO联盟主任委员单位,携手省内60家成员单位,打造“黄金一小时”航空医疗救护圈。最紧急的重症患者,让直升飞机出发,作为危重症转运战略储备方案,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华中地区最大限度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演练模拟某偏远地区一名急性心衰需紧急ECMO辅助下转运至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智慧转诊平台在接到救援请求后,立即启动航空医疗救援响应机制。
医院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过平台调度模块联系合作航空公司,明确患者病情、所需医疗设备及转运时间,协调直升机紧急调派;同步对接空管部门,申请绿色救援航道,确保直升机快速获批起飞。
李建朝主任等专家则携带ECMO、便携式呼吸机、除颤监护仪等设备火速集结,提前在停机坪做好接收准备。直升机抵达患者所在地后,医护人员快速为患者连接ECMO建立生命支持,在机舱内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并通过平台与院内专家连线,同步传输患者数据,随时调整救治方案。
直升机返航途中,平台持续跟踪飞行轨迹,提前通知急诊科、监护室、心外科等科室做好接诊衔接,待直升机降落,患者无缝转运至ICU进行后续治疗,整个流程高效衔接,完美重现了急危重症患者“空中转运-院内救治”的全链条救援场景。
"空中ICU"应急演练的成功开展,是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智慧转诊中心建设的新起点。未来医院将继续完善"地空一体"的立体化救援网络,加强专业化航空医疗队伍建设,深化与各方战略合作,不断优化救援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积极探索将航空救援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可行性,让这项高效优质的救援服务惠及更多危重患者。
航空医疗救援作为地面急救体系的重要补充和高端延伸,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手段,有诸多明显优势:
直升机救援平均飞行速度可达200-250公里/小时,远快于地面救护车。对于距离较远、地处偏远山区或交通拥堵城市的危重症患者而言,航空救援能够节省60%以上的转运时间,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时间敏感性患者赢得宝贵的"黄金一小时"救援窗口。
在面对自然灾害、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或需要跨省转运、跨境医疗的特殊需求时,地面交通往往受阻或耗时过长。航空救援可直达现场,构建起"点对点"的生命通道,彻底打破救援的时空壁垒。
救援直升机配备有便携式呼吸机、除颤监护仪、输液泵、氧气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可以携带ECMO和IABP等生命支持设备,可在转运过程中维持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并通过实时联络,与目的地医院专家团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上车即入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救治。
|文稿:李建胜 夏爱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