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专家丛娟参与制定的《中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发布
2025-09-16
浏览次数(6)
手机阅览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近日,《中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正式发布,为国内儿童肥厚型心肌病规范化诊疗带来全新权威指引。

在这一重要共识的诞生过程中,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副主任丛娟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两年投身儿童心肌病相关共识的制定工作,彰显出深厚专业功底与行业引领力。

HCM(肥厚型心肌病)是导致儿童及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元凶”之一。与成人HCM发病率相对清晰不同,儿童HCM发病率受地域、民族、年龄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预估年新发病例为(0.24-0.47)/10万。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儿童心肌病精准诊治协作组联合多方力量,广泛征求国内儿科心血管专家及基层儿科医生的意见,精心打磨出《中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

该共识旨在助力儿科医师掌握儿童HCM最新诊疗技术,提升诊疗与管理的规范性,目标人群为18岁以下的HCM儿童及青少年,主要面向儿科医师。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丛娟副主任在此次共识制定进程中全身心投入。2024年,她就参与制定了《儿童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中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25)》制定期间,丛娟凭借在超声诊断领域的精湛技艺,为共识中超声心动图等诊断方法的优化提供了专业视角。

她深知超声心动图在儿童HCM诊断中的关键地位,积极参与讨论如何精准运用这一技术,提升疾病检出率与诊断准确性。在讨论儿童HCM临床分型、病程特点等新增内容时,丛娟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分享大量一手病例资料,为相关论述提供了坚实依据,让共识内容更贴合临床实际。

此次更新的共识亮点满满,在定义与分型上更为细化,病程与预后方面阐述得更加明确,诊断方法全面升级,治疗方法持续拓展,管理与随访得到强化,强调生活方式管理与随访,提出个体化与多学科管理要求。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丛娟副主任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行业前沿研究成果,积极投身临床研究,为提升儿童HCM治疗部分的证据等级贡献力量,推动儿童HCM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给广大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更多希望。





|文稿:邢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