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您有没有好奇为什么选这一天?答案藏在“1120”这组数字里:它提醒我们,当发生心梗,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要牢记两个“120”——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抓住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
今天是第十二个“中国心梗救治日”,河南省“中国心梗救治日”志愿服务活动在郑州举行。这场汇聚国家级、省级、基层三级医疗力量的健康惠民行动,围绕活动主题“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把国家级专家资源、实用的急救技能送到百姓家门口,为千万家庭织就抵御心梗风险的“生命防护网”。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主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电力医院、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郭智萍工作室承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熊文兴,省卫健委宣传处处长赵圣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党委书记郭智萍教授,河南电力医院院长周琳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电力医院的顶尖专家团队为社区群众奉上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心梗急救知识大餐。



郭智萍教授表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此次河南省“中国心梗救治日”志愿服务活动的举办,正是为了凝聚行业力量,强化全民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视,深化心梗防范意识,让“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从源头遏制急性心肌梗死及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中原名医、全国首届“中国好医生”、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高传玉教授结合临床经验,用通俗语言强调心梗救治的紧迫性:心梗救治必须分秒必争,两个120是关键——“有胸痛,我要拨打120”;“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他提醒市民群众,切勿忽视胸痛、胸闷等信号,早发现、早呼救、早治疗才能挽救生命。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熊文兴对医务工作者走出医院、走进社区,将科学、规范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传递到群众中去表示了极大肯定。他指出,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胸痛中心建设,构建上下贯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急性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实现了胸痛中心建设数量、质量控制等四项全国第一。但是基层的医疗资源还相对薄弱,急性心梗救治还存在“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的问题。本次活动开展的健康义诊、急救公开课、急救知识培训演练、科普作品展演等知识传播,能够倡导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让大众更积极、科学、理性地认识心梗急救医学,做好预防,不得病、少得病,有助于广大群众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积极学习和掌握自救他救技能,共建共享健康河南。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王雷超主持活动


义诊现场,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贺教授,我有冠心病多年,最近总头晕,您帮我看看用药得调整吗?”73岁的张大妈递上厚厚一摞病历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贺丽霞教授逐页翻看,细致询问用药史与生活习惯,一边为她测量血压,一边耐心问诊:“您的血压控制得还可以,药物暂时不用调,但要减少盐的摄入,每天慢走半小时,定期复查。”她还细心地在病历本上标注关键注意事项,张大妈连连道谢:“北京来的专家就是专业,说得明明白白,我心里踏实多了!”

高传玉教授的咨询台前围满了群众。市民王大爷拿着体检报告询问:“报告说血管有斑块,会不会得心梗啊?”高传玉教授仔细查看报告后,耐心解释:“斑块不大,不用过度担心,平时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配合运动,定期复查就能控制。”他还特意推荐了适合的健康食谱,王大爷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陈岩教授、王现青教授、郑晓晖教授、王爱凤主任药师、杨海涛教授、许文克主任医师等知名专家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







河南电力医院内分泌科武俊光主任、心血管内科李朝辉主任、神经内科杨静主任、眼科张小牛主任、肾内科康豪鹏主任等专家的诊台前同样排起长队。
作为医院特色学科的骨干,李朝辉主任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等慢病诊疗,尤其懂社区老人的健康需求。65岁的刘阿姨坐下就说:“李主任,我高血压十年了,最近总觉得心慌,是不是心脏出问题了?”李主任为她测心率、查血压,再仔细询问用药情况,给出调整建议:“降压药按时吃,晚上别熬夜,慢慢深呼吸,心慌会缓解很多。”




急救演示区,ECMO一亮相就成了“全场焦点”,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副主任李建朝,将挽救过危重生命的“人工心肺”设备推至台前,用通俗语言结合实操演示,一步步拆解其核心工作原理与关键流程。现场群众纷纷围拢上前,大家听得专注、记得认真,真切感受到了前沿急救技术带来的生命底气。

此外,科普展演同样吸睛十足。医护人员化身“科普演员”,以真实生活化的场景演绎心梗突发瞬间,让关键护心知识点深深烙印群众心中。随后,医护团队还带来太极康心操教学,动作舒展如行云流水,引导现场群众在舒缓节奏中感受传统养生与护心健康的巧妙融合。




未来,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脚步愈发坚实,健康科普与急救培训的触角不断延伸,必将有更多群众受益于这样的民生福祉。这份来自中原大地的“护心”力量,也将持续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温暖而强劲的河南力量。
|文稿:黄 宁|
|视频:谢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