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每一秒,都镌刻着生命的责任,寄予着新生的希望。
她,对每位病人都了然于心,病人住进病房,就住进了她的心里。
她,勇敢担当,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让越来越多“被判死刑”的病人重获新生。
她,抗得住压力,守得住悲凉,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守护着脆弱的生命。
这里就是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她就是CCU主任张静教授。
不离不弃,严守“生命安全岛”
“在CCU,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样的珍贵,我们都会全力以赴,拼命争取到最后一线生机。”张静教授,这个美丽娇小的女人,说话时眼神透着坚毅。
在CCU,每一秒,都镌刻着生命的责任,寄予着新生的希望。不离不弃,分秒必争!这是张静给CCU立下的军规铁律。
病人住进CCU病房,就住进了张静的心里。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和治疗方案等,张静对她的每一个病人都了然于心。
前几天的一个早晨,张静教授在CCU病房缓冲间门口,与一个病人家属谈话。突然,医院另一个科室的大夫急匆匆地用平车推过来一个病人,紧跟其后的病人家属大声哭叫:“我爸死了,我爸不行了,我爸嘴唇都紫了!”
几乎来不及反应,张静一把接过病人的平车,火速推向CCU病房,一边大声喊道:“气管插管,呼吸机,抢救箱,准备!”喊声响彻整个病区。
情况很快摸清!这个病人心脏上的三条大血管中,竟然有两条完全闭塞(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另外一条前降支的近段,也是严重狭窄,只有一条小缝的血流维持着整个心脏的血供,性命悬于一线。心内科医师正准备上台给他做冠脉支架手术,刚躺上手术台,突然心跳呼吸骤停。所以,一边胸外按压一边十万火急地送到CCU来。
经过十二分钟的急速抢救,病人终于恢复了心跳、呼吸、意识,最后安全转回普通病房。
这时候身边同事们才意识到,着急的张静早已瞬间把嗓子喊哑,随后几天说不出声来。“我想让病人活过来。”这就是张静教授的执念。
在CCU,病床旁配备了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临时起搏器、IABP、ECMO等多种抢救设备,随时被用于抢救危患者。所以CCU更像是一座生命“安全岛”,为危重心脏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不负重托,打造“5小时生命圈”
在CCU病区,张静称穿粉色服装的护士为“粉衣军团”,穿紫色衣服的大夫为“紫衣军团”。之所以冠以“军团”称谓,因为CCU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冲锋在前的战士,时刻准备着与死神赛跑。
1月17日晚,山西太原市某三甲医院,35岁的新妈妈佳佳,暴发性心肌炎病情突然恶化。张静教授立即选派精兵强将,连夜出发,跨越太行山,立即为患者进行了ECMO治疗并转运到郑州,最终创造了“生命传奇”。
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像这样临危受命、大显身手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年2月份,医院还曾创下7台ECMO同时转运的记录。根据目前的统计,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ECMO救治数量和成功率,均位居全国第9名。
张静教授已经打造了“河南心脏重症5小时生命圈”。无论患者身处河南省内任一位置,5小时之内都能够通过转运,送至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同时保证在必要的情况下,IABP、ECMO等生命支持系统能够及时使用,给心脏重症患者更多的生存希望。
“这说明我们现在对心脏重症的救治能力,又到达了一个新高度!尤其今天运行的这台IABP新机型,更是十分先进,目前在河南乃至中原地区,这还是首例!” 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主任张静提起病区里使用的“宝贝”,很是骄傲。
温暖人心,让人性光芒洒向每个病床
医院最神秘的地方,莫过于重症监护室。神秘大门里面,除了尖端精密的仪器设备,还有医术精湛的医护人员。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呵护着你的亲人,不分昼夜,寸步不离……
每天的15:30-16:00,是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的家属探视时间。
不到15:20,王女士就早早地到CCU门口等候。探视时间一到,她就赶紧穿上探视衣,戴上口罩和帽子,迫不及待地走进去,去探视她昨天刚做完手术的老父亲。
走到父亲的床边,眼前的一幕让她特别感动:父亲早已清醒,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平稳,他正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再仔细一看,老人的头发也被精心梳过,指甲也被精心修剪过。
更加让她心头一暖的是,床头还有一个气球,气球上有一个笑脸,笑脸旁边写着:“早日康复!”看到这一切,王女士感动得热泪盈眶。
事实上,有这种感受的可远远不止王女士一个人。凡是亲友在CCU住院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暖心感受。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要在床上进行。为预防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士需要每隔两个小时给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医护人员“发明”了三角枕,有了它的帮助,护士可以轻松地为患者变换体位,同时还能防止肢体过度受压。
这样的服务水平,让无数在这里接受过治疗的患者都不禁赞叹:“你们护士真好,甚至比家里人照顾的都周到。”
精心诊疗,优质护理……重症监护室里的所有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忙碌着,他们的工作琐碎却重要,平凡却也伟大,彻夜守护着这些命悬一线的患者,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同时也像家人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们。
正如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CCU(冠心病监护病房)主任张静教授所倡导的那样:让人性光芒照亮CCU的每一张病床。
负重前行,荣誉背后是责任
2018年6月24日,第七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凭借较强的学科影响力以及突出的社会服务能力,张静教授荣获“华医纵横榜-2017年度心脏重症领军人物”。
这项大奖的获得,彰显出华中阜外心脏重症学科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加体现了全社会和广大患者对医院心脏重症专家突出成就的高度认可。
2017年12月29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省妇联、省科技厅主办,河南日报农村版承办的河南省第五届“最具行业影响力十大女杰”、河南省2017年度“创业创新十大女杰”颁奖典礼在郑州举行。
张静教授在全省各行业的优秀女性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五届“最具行业影响力十大女杰”荣誉称号。
张静的头上顶着很多头衔和光环: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委,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
这些头衔和光环,是荣誉,更是担子和责任!工作体现精神,做人彰显品格。作为一份职业,张静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作为一份事业,张静已将整个生命赋予其间。她以大无畏的职业精神,将自己坚韧崇高的品格,融化滋养在每一个徘徊在危险边缘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