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大幅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随之呈井喷式增长。
中国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其中约2/3以上的患者都不是单一发病,常常“祸不单行”,分布在各个非内分泌科室。针对这些患者,他们的血糖管理要怎么做呢?
周叔叔的冠心病已经很多年了,经过长时间的保守治疗,症状一直未有好转。近日,为了彻底解决他的心血管问题,周叔叔来到华中阜外医院成人心外一病区就诊,经主管医生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施心脏搭桥手术。
此时问题来了。除了冠心病,周叔叔还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情况一直不稳定。要知道,相比正常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低,自身循环存在障碍,所以手术后刀口不易愈合,比较容易出现术后感染。
为了保证周叔叔的安全,内分泌科的医务人员也加入了周叔叔的治疗小组。经会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之后,决定为患者佩戴胰岛素泵进行降糖治疗。
小科普
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
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注射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针用注针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
胰岛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拟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保持全天血糖稳定,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血糖管理期间,内分泌专科医生每日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对每小时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进行胰岛素泵调整,并不断给予血糖控制方面的健康宣教。除此之外,在饮食和运动上,根据患者情况定制食谱和开具运动处方,协助维持血糖平稳。
一周后,在医患共同配合努力下,周叔叔的血糖异常情况得到有效控制,顺利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
对于血糖异常的住院患者,如若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发生率会大大增高,并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花费,再次入院比例也会增高。华中阜外医院的全院血糖管理工作,就为广大血糖异常的各科室住院患者,提供了多一层的健康保障。
内分泌科鲁平主任表示,全院血糖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全程综合管理,打通科室壁垒,通过多学科协作,由内分泌专科医护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专业治疗。
3C助手的运行,促进了全院血糖管理的发展。3C方案是指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系统(CSII)、糖尿病管理软件监护系统(Careink),三位一体构成最新一代糖尿病血糖管理系统。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则通过探头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并实时显示在胰岛素屏幕上,取其5min平均值,可根据20min内的血糖变化信息预测血糖变化走势,结合预警功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和严重高血糖,进而调整治疗方案。
胰岛素泵能人工智能地控制胰岛素输入,最大程度地模拟其生理状态分泌模式,并根据饮食量、基础量、运动量等实时调节胰岛素用量,从而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糖尿病管理软件监护系统可以打印图谱,分析了解血糖的变化与用药、饮食、运动的联系,指导控制血糖方案。
内分泌科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实现“闭环”管理,无论糖尿病患者在哪一个科室哪一个病区,只要需要规范的血糖管理,均可以得到及时、快速、准确、规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