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 反复出现呼吸困难
切除腺癌后 3年更换6次支架
支架套支架再套支架 肉芽增生盘根错节
如何取出粘连在一起的支架们?
如何为患者打通呼吸要道?
看专家在气管里上演一出历险记
小李今年三十四岁,是个普通农民。
3年前,小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尤其是活动之后,特别明显。他的呼吸困难,不是一转而逝,每次都要持续一段时间,有时候还会咳两声。
到医院一看,可是把小李吓坏了。肺部CT显示:左支气管内异常密度影,支气管镜病理活检提示:支气管腺癌。
排除相关禁忌后,医生第一时间为小李做了“气管肿瘤切除术+隆凸成行术”。手术很成功,小李也很快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平静的日子仅仅过了半年,胸闷又找上了小李。胸闷+呼吸困难,小李马上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更高级别的医院寻求治疗。没想到,这只是他漫漫求医路的开始。
在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专家们决定为他植入一枚硅酮支架,帮助他打开气管,恢复呼吸畅通。
很快,小李又呼吸自如。
但又很快,小李又呼吸不畅。
三个月后,感到不适的小李再次来到医院。检查后,专家发现小李上次放的支架内,长出了肉芽增生,使支架变得狭窄。医生决定,为他取出旧支架,重新植入一枚。
又三个月过去,一样的情况再次出现,一样的解决办法再来一遍。
就这样三个月一循环的相同画面,在小李身上发生了4次。
2018年8月,再次来到医院的小李麻烦升级了。
这一次,小李的气管左主开口处管腔塌陷,肉芽增生完全包裹了支架,取出的难度特别大。没办法,专家只能在原有的支架中嵌套进去一个新的支架,尽量打开他的呼吸通道。
没想到,什么样的解决办法都阻止不了小李肉芽增生的包裹速度。18年11月,三个月的“魔咒”再次出现。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让他意识到又到“时候”了。
来到医院一检查,果不其然。专家只能在这个双层支架里进行新的嵌套植入。至此,小李的气管里有了一个“三层支架”的难见组合。
这次手术后,“魔咒”打破了,小李的生活慢慢正常了起来,家里的农活他也都能搭上手了,一切都在越来越好。
但……
几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的呼吸困难再次来袭。病魔又选中了小李作为“戏弄”的对象。
前往医院检查后,专家发现,小李的气管内几乎看不到支架的影子,满满的肉芽盘根错节,挤满了他的大气道。专家们无从下手。
为了得到救治,小李在妈妈的陪伴下找遍了国内名医。每个人看到小李的情况,专家们纷纷摇头,手术难度太大,风险太高,谁都没办法保证能取出这个“三层支架”。
无奈中,小李又回到了河南。多方打听下,来到华中阜外医院呼吸内科,找到了副主任陈献亮教授,想看看有没有最后一丝希望。
陈献亮教授接诊后,立刻召集团队讨论小李的病情。根据检查结果,专家认为取出这个“三层支架”最难的地方有两个。第一,满满当当的肉芽增生让人看不到支架边界,无从下手;第二,支架内的情况复杂,稍微一动,出血风险就非常高。
为了减少出血风险,保证病人安全,陈献亮教授想到了一计:先把小李的支气管动脉拴住,减少供血量,也就能减少他的出血量。
解决了这个问题,陈献亮主任下一步面对的就是这次“历险记”里最为艰险的一步:把这个怪物一样的三层支架取出来。
陈献亮教授在患者全麻下经喉罩进镜,观察患者的气道状况。掌握“敌情”后,陈献亮主任拔出喉罩,置入硬镜,在导丝引导下置入球囊。利用硬镜铲清楚患者支架内的肉芽,2个小时后,肉芽基本切除干净,原本被包裹的支架也一点点现出原形。此时,陈献亮教授再利用软镜引导,取出这个套娃一般的三层支架。
一周后复查胸部CT,小李原来由于支架、肉芽增生堵塞的左主支气管已经张开,原来不张的左肺下叶也完全张开,患者肺功能明显提升。
取出“三层支架”前胸部CT显示
取出“三层支架”后胸部CT显示
患者气管镜下组织病理结果回示是:肉芽肿性炎。
这就说明患者不是肿瘤复发,是支架长期刺激引起的肉芽增生;也就是说如果积极治疗,患者的预后应该会非常好。
经过与患者及其家属反复沟通,陈献亮教授及其团队医师:刘豹副主任医师、沈艳丽副主任医师、李军利副主任医师、程相松主治医师决定为患者左主支气管处放置小Y型支架,彻底解决他的问题。
由于小李情况特殊,专家们经过反复测量左主支气管狭窄直径、长度,上叶与下叶夹角、以及上叶、下叶最佳放置长度后,为患者量身定做了一个“完美”支架。
支架做好后,“小李气道历险记”的最终难题也来了。如何把支架完美放在患者的左主支气管,这可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此前类似病例国内鲜有报道。因为手术不仅需要把硬镜放于左主支气管内,还得把支架的上下支分别植入上、下叶官腔内,这个过程需要使用软镜、球囊、硬镜钳反复调整。
在麻醉科杨五臣主治医师、王清洋主治医师的紧密配合下,最终专家们成功为患者放置支架。尽管过程艰难,但术后患者左肺呼吸音明显恢复,通气功能明显改善。手术非常成功。
如今的小李,已经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希望病痛再也不要找上他,希望这场“历险记”到此完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