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
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
你是我的眼
让我看清狭窄的血管
没错!造影就是医学专家的眼!
想要给血管造影
造影剂是必不可少滴
患者:俺冠脉堵了有生命危险……
医生:开通血管俺是专业的。
患者:俺造影剂过敏,用了就休克……
医生:你刚才说什么?
患者:俺造影剂过敏……
医生:我……太难了……好吧。过敏是不可能过敏的,这辈子都不会让你过敏的。
秀了一波操作后,结果竟然是这样的:
这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事件有两位主角,一位是急诊科主任郑晓晖,另一位是61岁女性患者。
患者2年前曾因“心绞痛”发作在基层医院经冠脉CTA检查,当时发生了造影剂过敏导致休克,经抢救治疗后脱险。
最近胸痛发作频繁前往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及抽血化验提示出现了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因为有造影剂严重过敏史,当地医院建议前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诊。
郑晓晖主任会诊后认为,结合病人心电图和两年前的冠脉CTA检查判断罪犯血管是前降支近中段,需尽快置入支架开通血管。
可问题来了,患者造影剂过敏。
医生太难了:用上造影剂,我就得抢救你;不用造影剂,我就无法看清你。
当郑晓晖主任完成11台介入手术后已经到了深夜,但他还牵挂着那位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在介入手术室,郑晓晖主任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一遍遍在脑海里“演练”手术过程。经过反复推演,他的脑海里已经有了清晰的操作画面。
当护士再次询问接不接病人,还做不做这台有挑战的手术时,郑主任坚定地说:接!做!
手术开始:郑主任小心送入导引导管,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调整管子到冠脉开口,然后慢慢把两根导丝分别送入前降支和对角支远段。
由于患者对造影剂严重过敏,专家们只得另辟蹊径,运用一种检查冠脉血管的利器——IVUS(血管内超声),来评估病变血管的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以及制定精准手术方案。
专家们精准操作,IVUS发挥作用,将微型化的超声换能器置入冠状动脉的血管腔内,利用超声显像技术和多普勒血流测定,探查心血管断面形态和血流状态,以便医生能够“看清”患者冠脉血管内壁的情况。
接下来行IVUS(血管内超声)检查示:病变最重处可见纤维斑块,偏心钙化伴血栓形成!
在IVUS指引下,郑晓晖主任把支架准确放置到预定位置,充分扩张后,血管内超声检查可见支架膨胀贴壁良好,无边缘夹层,无组织脱垂。
从指引导管到位,到最后IVUS 检查完毕,共用时35分钟!
这是医学专家创造奇迹的35分钟,更是患者由死向生的35分钟!
康复后,患者高兴地说:“造影剂过敏还能放支架,真是太神奇了!”
科普资料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确诊和救治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手术中必须把造 影剂经导管输入到冠状动脉中,经过显影,掌握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但是造影剂会引发过敏,而过敏性休克首发症状多样,以血压急剧降低为主,起病急,发展快,属于心脏介入手术最为严重的一种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
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可以使用IVUS技术。IVUS是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换能器置入冠状动脉的血管腔内来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和血流状态,主要包括超声显像技术和多普勒血流测定两方面,这就可以让手术医生了解冠脉血管内壁的情况。
郑晓晖主任认为,冠心病介入技术的发展特别迅速,但是即使是非离子型造影剂,也有一定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和肾功能损伤导致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医生之所以能够采用零造影剂或少量造影剂的方法成功实施冠脉介入手术,得益于华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目前所开展的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技术(FFR)及围手术期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主动脉反搏泵(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连续性血液透析(CRRT)等先进技术的临床综合应用。
有了这些先进技术的加持,专家就可以救治更多的复杂冠脉病变患者。对于零造影剂完成介入,郑晓晖主任强调,不是每个病人都适合,目前仅适用于对造影严重过敏且有近期影像学资料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