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学,基层医院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实现可视化
2021-12-09
浏览次数(4971)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近日,在兰考县中心医院手术室,一台高难度先进手术正在紧张进行。

外科专家即将为肺肿瘤患者实施左上肺切除术,要求麻醉医师能够使左侧肺停止通气并塌陷,以保护右侧肺免受血液、肿瘤或感染性物质的污染,还要维持非手术侧单肺正常通气。

这对麻醉医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兰考县中心医院向上级对口帮扶单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提出支援请求。

麻醉科派出赵亮副主任前往。在兰考县中心医院,赵亮副主任现场“手把手”教学,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化技术教授给当地医生。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先进的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化技术在兰考县中心医院落地生根。

患者张奶奶,来自开封市兰考县,今年已经78岁高龄,间断咳嗽、咳痰,伴胸闷已经一个多月。兰考县中心医院普外科专家初步诊断其为肺占位病变,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支气管炎、慢性胃炎,迫切需要尽快实施左上肺肿瘤切除术。

手术方案确定后,给麻醉医师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手术医生要求麻醉医师,既要使左侧肺停止通气并塌陷,还要维持非手术侧单肺通气。如果没有肺隔离和单肺通气技术,手术过程将十分危险

为破解这个难题,当地专家想到了一种先进的技术,即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化技术。这种技术采取双腔气管插管的方式,当一侧肺萎陷时,可进行另一侧单肺通气或两肺分别进行机械呼吸,能够很好满足手术需要。



但是,这种技术操作难度大,对麻醉医师要求很高,只有部分省级以上医院能够熟练开展。为取得技术突破,兰考县中心医院专家选择向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求助。

接到邀请后,麻醉科副主任赵亮立即奔赴兰考县中心医院。

赵亮首先进行了一场手术的模拟演练,对单肺通气技术及纤支镜定位理论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结合即将开展的手术进行现场带教。



兰考县中心医院麻醉科金光辉主任及业务骨干认真学习,总结出操作规范和动作要点,并且掌握了保护牙齿、口腔、声门、气道的实用口诀,为新技术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准备工作完成后,手术正式开始。

滴滴滴——监护仪报警声响起,病人血压突然下降至68/45mmHg,给患者静推去氧肾上腺素40微克治疗后,效果不佳,麻醉医生准备泵注去氧肾上腺素,此时赵亮副主任敏锐判断出,因肺部手术病人需要控制液体量,果断将正在输注的晶体液换成胶体进行适当扩容。



改变策略后,再泵注去甲肾上腺素,效果立竿见影,患者血压迅速回升,术中病人循环稳定;手术结束后,患者即刻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拔除气管插管后安全转入病房,进一步监护治疗。

作为兰考县中心医院的对口帮扶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健康中原建设的重要部署,“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先后选派7批、共60余人次的强大专家队伍,每批专家都全职入驻,进行半年的深度帮扶,带去数十项先进的适宜技术,有力促进了该院管理理念和医疗技术的大幅提升,为根本解决兰考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赵亮等专家心系基层,通过“手把手”教学的方式,让一系列适宜的先进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使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省级医院的精准治疗,对带动提升县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