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细菌耐药总体呈现良好局面,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症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怎样更科学,是临床上不断讨论革新的话题。
4月18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举办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建设提升项目研讨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心内科、呼吸科、普外科、胸外科、急诊科、药学以及医保方面的专家,共同聚焦DIP时代抗菌药物的科学使用。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专家高传玉教授对会议的举办送来诚挚的祝福, 他说,这两年,在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下,各级医院持续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IP(分值付费技术)是其中重要内容。该技术把资源消耗更清晰地进行了分类,对于抗菌药这种应用广泛的药物,将促使管控流程进一步加强。抗生素使用通过建立合理用药体系,能够实现保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助力医保支付改革顺利实施。本次讨论利用专科特点,结合临床实践。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启发,积极讨论,以点概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本次讨论会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主任张静教授主持。
如何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了解他们是第一步。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肖永红教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药学部赵红卫教授分别讲解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处方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抗菌药物目录品种的临床定位》,详细介绍了日常诊疗过程中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管理。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主任医师郭素萍教授分享《命悬一线,再获新生》的病例。讲述了一位67岁,“冠心病、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过程。重点讨论ECMO辅助患者抗生素该如何选择的问题。
会议现场,学术讨论氛围浓厚。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药学部主任王爱凤教授、呼吸科副主任陈献亮教授、运营管理部副主任杨振岭、CCU副主任医师叶发民、普外科副主任田鹏、胸外科副主任胡为才、急诊科主任郑晓晖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CCU刘庆亮医生,分别从各自的学科特点,分享临床救治过程中,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参会专家都表示,本次研讨会让人获益匪浅,对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持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近些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持续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各类通知,着力于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此,各医疗机构积极实施相关管理政策要求并提高AMS管理水平,在探索AMS管理中国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亟需解决。
医疗
项目会同多学科专家,共同推进AMS管理模式建设,提高感染性疾病临床路径及诊疗规范的依从性,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控制医疗成本,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