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坚守丨你们的“五一假期”,是他们的“劳动节”
2023-05-03
浏览次数(1605)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五一”假期

景区人山人海

朋友圈里

大家的生活五彩缤纷

然而

医护人员的“五一”

却是名副其实的“劳动节”

攻难克艰,挑战“旋风杀手”

4月29日下午4时,郏县54岁的张先生突发胸背部疼痛并右下肢麻木、发凉,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

经过初步诊断后,当地医院专家发现患者病情严重,建议立即转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翟水亭主任、王国权副主任医师接诊后,明确诊断患者为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由心脏发出的最大动脉血管,负责运送流向全身的动脉血液,是生命的“主干道”,一旦破裂,几分钟内人可能就没命。因此,主动脉夹层致死率极高,被称为“人体炸弹”或“旋风杀手”。

患者病情危急,有多种基础病,给手术带来不小困难。面对这样的挑战,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翟水亭主任、王国权副主任医师等专家迎难而上,紧急为患者实施“主动脉造影+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右侧髂动脉扩张术”。


几个小时后,患者体内的“炸弹”被拆除。还没等专家们喘口气,又有患者被紧急送了过来。


术前术后对比


争分夺秒,实施“急诊手术”

急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永不熄灯、24小时为生命护航的地方。在这里,时钟仿佛走得更快,争分夺秒的转运、生死时速的抢救……医护人员总是忙碌着。

“患者急性心梗,进行紧急抢救!”4月30日夜晚,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山西省45岁的邢先生被紧急送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

郑晓晖主任等专家接诊后,通过检查发现患者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持续抬高,急诊做冠脉造影,发现患者前降支主干道闭塞。

介入手术室,郑晓晖主任等专家精准操作,给予冠脉内溶栓、扩张后应用药物球囊一枚,及时开通了生命通道。

邢先生刚转危为安,警报声再次响起,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危重症院际转运队紧急出动,46岁冯先生、53岁的董女士等胸痛患者被及时转运、救治。

越是节假日,急诊科就越忙碌。仅5月1日当天,急诊科就完成8台急诊心脏介入手术。



迎难而上,完成“手术挑战”

4月29日凌晨1点,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介入手术室灯火通明,冠心病四病区主任杨宏辉等专家精神高度集中,一台高难度手术正在进行。



男性患者56岁,从安阳紧急转运过来,已经出现急性心梗,急需尽快开通血管。可问题是,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冠脉左主干完全闭塞,并且严重钙化,基层医院多次尝试开通血管均未成功。

几年前,患者因冠脉严重狭窄,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此次再次发病,给手术带来巨大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杨宏辉主任等专家迎难而上,运用旋磨打通血管内的钙化堵塞,再用冲击波“定点爆破”,开出一条通路后,最终顺利为患者植入支架。

手术后,患者胸闷、胸痛症状解除,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很快恢复健康,于5月1日康复出院。


介入手术室的手术还在继续,外科手术的紧张工作早已经开始。80岁的孙女士患有心脏瓣膜疾病,长期遭受病痛折磨。

为寻求治疗,家人带她辗转省内外多家大医院,均被告知需要开胸手术。但孙女士年事已高,患有多种基础病,无法承受外科手术创伤。

最后在亲友的介绍下,孙女士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结构性疾病二病区负责人韩宇博士

完善检查后,韩宇博士为她成功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运用介入微创的方法,顺利解决了心脏瓣膜难题。



孙女士的手术成功完成后,韩宇博士又为75岁的王先生、69岁的许先生实施了TAV手术,一直从4月29日忙碌到30日凌晨2点。

因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骨科副主任刘继军出现身体不适,但他仍旧坚守岗位,急诊为一名“腰椎滑脱 椎管狭窄”患者,成功实施“腰椎滑脱复位、椎管减压、椎间融合钉棒”手术。



有一种节日叫“我没有休息”

有一种责任叫“我一直都在”

有一种担当叫“五一我在岗”

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像这样坚守岗位的例子举不胜举

假日期间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医务人员

放弃了节假日的美好时光

在岗位上随时准备着

尽心尽责、无私奉献

这是医务工作者的使命

更是一种常态

他们坚守岗位

为人民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向坚守在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