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河南省护理学会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组织开展优秀护理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护理部副主任张林虹荣获
“河南省优秀护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张林虹:以心为灯,照亮芳华
她是一位永不言“退”的好表率、是一位工作严谨的好伙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老师。
她就是张林虹,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河南省护理学会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深耕细作,锐意进取
在从业40余年来,她为护理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聚焦“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人才培养需求,以“产学赛扶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护教研三位一体”的思路开创护理工作新局面,促进护理教育事业和学科的发展。
工作期间共发表论文30余篇,发明专利3项,参与出版专著2部,个人先后获得“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壹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贰等奖”1项,带领护理教学师资团队获得“河南省医学教育优质课教学奖”8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项,“河南省护理技能比赛”团体奖和个人奖8项等多项荣誉。
胸怀大爱,医者仁心
作为护理教学团队的“主心骨”,她在专业上一向对护士们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因为她深深明白专业素养对于医院的未来和个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然而她又尤其注重团队的人文精神建设,力图构建合作、和谐的团队文化,营造充满温情的工作环境和护患关系。
“医者仁心,服务患者必须要用十二分的真情”,她组织拍摄制定了“护士礼仪规范”,从言行举止规范护士行为,使护理队伍精神面貌快速提升;同时要求护理部干事、管委会护理负责人、护士长从上到下都要开展“有温度”的管理,身体力行教导每位护士、每名学生,都要做有温度、有想法、有同理心的护理人,带给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温度的护理体验;从生活上、工作中真诚全面地关心、关爱护士和实习护生,让她们获得幸福的工作和学习体验。
传道授业,甘当红烛
为传播护理领域的最新知识和进展,多途径提高全院护理实践水平,她把业务学习常态化、规范化,全方位开展应急能力培训,定期组织专业讲座,开展学术交流,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水准,以信息化驱动服务变革,搭建信息继续教育平台,厚植护理学科深度,锻造专科人才。
她致力于提高专科护士们的防治救治能力和多学科协作能力,实现护理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护理教学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服务更多百姓。正是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她扎根临床一线,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病情,倾听护士心声,言传身教,督促检查提高,保证全院护理质量再提高。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促进护理学科向纵深发展,她组建了小儿外科先心护理团队,提升护理专科内涵,为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指明方向。为推动区域内整体护理专科水平,她以点带面,多次组织护理骨干前往各级医院与县市帮扶指导,连续多年举办学术活动,辐射学员万余人。
融合实践,守正创新
她推行“双师融通、院校合一”机制,创新开展了“院内辅导员+临床带教老师”双师制护理教学管理制度,从学生心理、生活、学习各方面同步管理,刷新护理教学内涵,由试点走向省内外示范。她每日现场督导教学,时刻关心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学习、心理与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在她的悉心帮助和鼓励下,成功挽回了2名意图退学的学生,其中1名学生顺利取得本科学历,1名最终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在“双师制”管理下,院内成立了“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团队”,帮助指导学生们毕业设计、论文指导,顺利完成临床实习和毕业答辩;开展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护理考研辅导”、“护理就业面试指导”等多系列课程,切实满足学生需求,护资考试通过率、就业率、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真的很感谢阜外给我们提供的平台,老师们真的非常非常照顾我们,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都很愿意回来工作,非常感谢老师们!”这是来自刚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生学院录取的学生们发自肺腑的感言。
牢记初心,践行使命
党员是先锋,党员是模范。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她总是一袭白衣、一颗仁心,冲锋在前,逆行抱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她多次到临床一线参与防控,解决临床难题,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静态管理时期,她建立了“护理部层-病区层-辅导员层”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全方位全程精细化管理实习护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其中“护理部层”为垂直管理,“辅导员层”为横向管理,“病区层”为方块管理,实现“护理部、管委会、病区、带教老师、学生”四联互动,每天与护生视频,关注学习进度,指导自我防护,缓解心理压力,确保了护生“零感染”。
2021年7月20日,特大暴雨突袭郑州,她临危受命担任临时护理总指挥,负责被转运到省医本部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她每日带领团队深入临床,安抚患者,多部门协调沟通满足患者需求,尽全力解决临时病房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与高质量的护理,真正做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帮助患者们平稳度过洪灾,保障患者安全。
生命要如花灿,青春要似光耀,芬芳一路,照耀一路。40余载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诠释了她对护理工作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她恰似这支光明,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燃烧着自己的奉献和激情,为护理事业的发展不断散发出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