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国际护士节,带你认识两位护士“发明家”
2023-05-12
浏览次数(2646)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改善护理服务”。
提起医学领域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不少人会首先想到医生。事实上,在临床一线,不少护士不仅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还是脑洞大开的“发明家”。

护士“发明家”的一小步,却是医疗安全便捷的一大步。下面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下,隐藏在你身边的护士“发明家”。

“今天起床空腹体重为60Kg,和昨天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但脚踝处有水肿症状……”5月12日一大早,佟先生刚睁开眼,就习惯性地点开手机上的一个“心型”图标 APP,记录了自己当时的状态。

“您好,是佟先生吗? 我是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衰病区的医护人员,根据您上传的各项数据和身体情况,请您继续遵医嘱服药,控制水的摄入量,适当活动,如有不适就及时来院就诊。”

通过医生的答疑解惑,佟先生心里顿时有了底。佟先生使用的APP,名字叫“阜外心管家”。

说到“阜外心管家”APP,不得不提它的发明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护理部主任杨巧芳。



慢性心衰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医疗费用高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缓解这个问题,杨巧芳主任团队凭借数十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引入AI医疗的先进技术,开发出一款实用性很强的“阜外心管家”APP。

目前,该平台已初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应用,试验组纳入了30名慢性心衰患者。



经过6个月观察和分析,她们发现,使用“阜外心管家”APP的心衰患者,再入院率降低了17%,并且使用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8%。

罗婉丽是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科的一名护士。一次,她在夜间巡视病房时,感觉一个患者的呼吸声非常小,她怕患者出意外,便凑上去用手电筒照着想查看情况,结果患者忽然坐了起来,俩人都吓了一跳。

经过这件事,罗婉丽就一直在想,如果能够通过电子设备及时显示患者生命体征的信息,既能及时掌握病情,又不会打扰到患者。

看到很多年轻人佩戴的智能手表,她突然有了灵感:“患者手上的腕带,是不是也可以做到随时传递信息呢?”

有了这个想法,罗婉丽立即行动起来。她征集很多护士、患者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设计出一款智能腕带。



它的外观跟智能手表一样,不过它的功能更强大,不仅能识别身份、核对患者信息,还能够监测患者的脉搏、体温、血氧等。更加强大的是,患者不仅可以随时与护士对话,而且如果意外跌倒,还可以自动报警。

试用品生产出来后,病人都感觉很新鲜,争相体验。“戴着智能腕带能保护咱的隐私,样子也挺大方的。”一位患者说。



智能腕带不仅有“颜值”,更重要的是功能强大,还可以循环使用。“目前,有些功能暂时没有实现,还会继续进行改进完善,目的就是为了给患者提供精细化服务。”罗婉丽说。

这就是爱动脑、爱发明创造的护士。

在临床上,像杨巧芳和罗婉丽一样的护士发明家还有很多。她们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开动脑筋用心研究,设计出的一些小发明,不仅为患者解决了难题,还获得了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