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医学专家教你避开高血压防治8大误区
2023-10-08
浏览次数(1839)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2023年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高血压日的主题为:健康生活,理想血压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心内科专家高传玉教授指出,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从6.5亿增加到13亿30至79岁人群中约1/3罹患高血压,80%的患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如果各国能够扩大防治计划的覆盖范围,2023年至2050年间可避免7600万人死亡。

由此可见,正确进行高血压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科主任赵秋平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高血压防治的8大误区

误区1:只要没有明显症状,血压高一些没关系

很多高血压患者会有症状,但有40%的人偏偏没有明显感觉,这种人反而更危险。

如果能感觉到血压高了、不舒服了,这是身体在自我保护,提醒患者及时就医。如果你感觉不到不适,很可能高血压正在损伤靶器官。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就是在患者不知不觉之中出现了严重的情况。



误区2:不吃降压药,迷信“偏方”能根治

只有少数继发性高血压比如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腺瘤、肾动脉狭窄等导致的高血压,可能通过手术根治。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有少数患者可以通坚持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使血压达标。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

误区3:降压药有副作用,尽量少吃或不吃

降压药有副作用吗?确实有的。但如果不吃药,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其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将是不可逆的,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降压药有利于控制血压,相比于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降压药的副作用非常小,并且通过定期复诊使不良反应将至最低。

误区4:血压正常平稳,自行减少用量或者停药

有些患者血压控制平稳一段时间后就自行停药或者减少用药量,这种做法非常危险,血压有可能再次上升,导致血压波动大,有可能损害身体其他器官甚至引发脑卒中。血压控制平稳以后,患者可以咨询医师,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

误区5:过分依赖药物,只要吃药就能控制血压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但如果不改变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不利于稳定血压的生活习惯,血压一样难以控制好。

误区6: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

有些患者心急想要血压尽快降下来,在血压快速下降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降压要求缓慢、平稳的原则,血压降得太快、太低都有可能导致脑缺血,引发脑卒中等缺血性事件。

误区7:自行购药服用或换药、吃他人的降压药

高血压的类型多样,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用药换药或吃其他人的降压药;另外,降压药的选择还要考虑到身体其他指标,例如:心率、肾功能等,用错药不仅不利于降压,还有可能损害其他器官。

误区8:用药期间吸烟喝酒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的出现跟吸烟喝酒没有太大关系,只要服药治疗,血压就能下降,不需要戒烟戒酒,殊不知长时间大量吸烟、喝酒是导致血压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没有通过用药以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式来促进健康,会让血压继续波动。因此,想要尽快控制高血压,还应该戒烟戒酒。

5个降压小习惯

限制钠盐:减少钠盐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病风险,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钠盐不超过5g。

戒烟:大量研究显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增加血管阻力,使动脉血管壁变脆并增加血压,使高血压患者病情恶化。

限制酒精:饮酒量与高血压、心房颤动和脑出血密切相关,建议成年男性每日摄入酒精量小于25g,女性小于15g。

积极运动:相对于那些不做运动的人来说,多做运动的人患上高血压的可能要低很多,大约低20%-50%。

作息规律:避免过劳、兴奋与精神长期紧张,保持心灵和平与舒适,有效预防血压上升。



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人人都能享受健康愉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