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这年,我成了一个妈妈
2024-05-24
浏览次数(890)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30岁这年,我成了一个妈妈

冬夜的窗外,零星的夜语,空旷的街道,怀里咿咿呀呀不愿入睡的孩童,顷刻间有一种不断聚焦的放空感,不同于往日,今年我30岁了,不早不晚,30岁的我成了一个妈妈。年龄不应该作为一个女性成为母亲的衡量标准,我羡慕那些选择在20芳华成为母亲的人,更佩服那些在所谓的“大龄”之年依然坚定选择成为母亲的人。摒弃掉外界一切嘈杂的声音,我听到了内心的渴望,于是我选择成为一个妈妈。



提到做母亲的感受,也许对初为母亲的人来说大概都会滔滔不绝吧,或感动满满,或挫折重重,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们学习各项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唯有母亲是不需要历经学习和考核就可以取得的资格,更没有所谓的岗前培训和试用期。成为一个妈妈,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对于我来说其实并不觉着突然,身边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陪伴的假期飞快逝去,再次回到熟悉的工作环境,由于多种因素,我没有选择成为一个背奶妈妈。“母乳是孩子最好的口粮”,为此我也曾思前想后,一度陷入焦虑,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观点无可厚非,我也并不反驳,重点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考虑自身情况,遵从内心选择。好在身边的家人支持我的各项决定,也细心的帮我分析利弊,帮助我剔除各式焦虑,尊重我的选择,这一点,我觉着婚姻里的另一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对“队友”真的很重要。



职场快节奏的生活里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我试着适应母亲的角色,无可厚非信息化的时代给了我们获取经验的便捷途径,父母的帮扶照顾给了我们无与伦比的靠山和底气。我常常想是因为我生下他而成为一个妈妈,还是因为可以照顾他而成为一个妈妈,这两者其实并不冲突,只是为了提醒自己并不是生下他就可以坐享其成的加一个妈妈的身份,而是努力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陪伴和照护与其说是一种责任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本能,其实我并不喜欢这个词语,只是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出现伴随着我一步一步的成长,无数个陪伴他的瞬间你会想到,他的背后需要一个人挺身而出,而你也会毫无征兆的站出来。其实,仔细想来,我也是一个自私的人吧,在他还未出生时,我早已做好各种规划,而这种规划并没有想到让他参与,只一味的觉着他会任我罢布,想着即使他出生也不会对我的生活产生影响,我是一个独立的自己,是新时代女性,才不会被孩子束缚,如果有,我也会快速把这种影响去除。现在想来当时是多么天真,他出生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他是我再也无法舍弃的存在,我可以委屈至极,他不可以受一丝冷落,我需要他安全,健康,快乐。是的,他成长的每一步,我再也不想错过。而他也用实际行动在给我惊喜,他乖巧安静,是一个无敌可爱宝,不推迟每一步的成长轨迹: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独立行走,我突然间发现,小小的他一直在努力着呀!与其说是他影响了我、束缚了我,我更愿意说是他成就了我,让我变得被需要,被爱,被幸福包围。

关于孩子出生后的家庭分工和成员关系,这大概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和面对的事情,我们常常被网络上的各种声音影响,甚至提前焦虑和伤怀,对此,我也曾迷茫徘徊,直至最后,我选择沟通,多方会谈,结果当然是成效显著,在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孩子爸爸,他是沟通中当仁不让的“先锋官”。家里人其实是给予最大帮助的,我是一个把工作和生活分清的人,孩子的出生确实给了我不少挑战,为此我十分清楚,家里人帮我承担了很多。我急于求成的心理,碰到关于孩子的麻烦事总是纠结推脱,甚至任性的把一些困难事推给另一半,一遍遍的强调他是孩子父亲,强调自己生孩子的辛苦,殊不知,他也初为人父。仔细想来,他比我承担的要多很多,我跟孩子又是多么幸运呢?还有就是,我一直觉着父母没有义务帮我们带孩子,这个认知大概从婚前就有,即使身边早已布满了不同的观点,我也从未怀疑过这种认知。孩子出生后,我从内心一直很感谢孩子奶奶和爷爷的付出,也一直跟孩子父亲说,父母帮我们照顾孩子是出于对自己孩子深切的关心和爱,爱屋及乌,不管什么时侯,我们都要珍惜这份爱,不要理所当然的麻痹自我,没有所谓的义务和应该,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回馈这份照护和爱。即使,生活里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即使,一个屋檐下的生活充斥着不熟悉的磕磕绊绊,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战线始终统一,一切为了孩子,这就够了!摇摇晃晃里,望着臂弯里慢慢入睡的小脸,带着凉意的夜风里,我轻轻拢了拢臂膀。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里望着身边小小的他,总会不自觉的像他靠拢,听着他熟悉的呼吸声安心入眠。30岁了又怎样?成了一个妈妈又怎样?我还是我呀,仔细想来还多了一个小可爱呢!


供稿 高血压病区 吴朵朵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