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纸 藏着双向的真诚
2025-08-01
浏览次数(26)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重症监护室里的暖心回响: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门口有人送感谢信了”!成人心外重症监护室(SICU)门口的保安师傅开心的通知监护室里的医护人员们。护士郭兆华收到了来自患者苗奶奶家属的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这面锦旗与这封感谢信承载着患者及其家属深深的感激,也为忙碌的SICU带来了一抹温暖的亮色,彰显医患深情。

 

1754007538569170.png


患者苗奶奶在进行心脏手术后转入成人心外重症监护室,由于高龄,手术难度大,预后情况差,转入后病情危急。护士郭兆华在接到护理任务后,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监护期间,郭兆华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从按时给药、监测病情变化到细致的基础护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一丝不苟。

由于患者病情的特殊性,需要频繁进行吸痰、翻身等护理操作,郭兆华总是耐心、轻柔地进行,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在患者意识清醒但情绪焦虑不安时,郭兆华还会主动与患者交流,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在日夜守护的日子里,郭兆华不仅对患者的病情了如指掌,还细心地关注到患者家属的情绪变化。在合适的时机向家属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缓解家属的担忧。每次与家属沟通时,她都以温和的态度、专业的知识,让家属感受到被重视和关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逐渐平稳,最终成功转出了SICU。家属在感谢信中写道:“在ICU的这段艰难时光里,郭兆华给予了我们亲人般无微不至的照顾,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他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他的专业和爱心,让我们铭记在心。”

收到这封感谢信后,郭兆华表示:“这封感谢信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在重症监护室工作,面对的是病情危急的患者和焦急的家属,我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这封感谢信也在重症监护室引起了积极的反响。科室护士长说道:“郭兆华的工作表现是我们整个团队的一个缩影,她的付出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让我们感到骄傲。希望大家以她为榜样,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患者的健康贡献力量。”

此次事件不仅展现了郭兆华个人在护理工作中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也反映了我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在面对危急重症患者时,始终秉持着救死扶伤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中。同时,更折射出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彰显了我院重症监护室全体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风貌。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医护团队将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温暖。

护士们24小时坚守岗位,不仅精心护理患者,执行各项治疗操作,还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收到锦旗和感谢信后,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们备受鼓舞。在这间与死神赛跑的重症监护室里,郭兆华与同事们用专业与温情搭建起医患信任的桥梁。未来,这份双向的真诚将继续照亮每一个救治瞬间,成为生命最坚实的守护。我们相信,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供稿 成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  贾琳娜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