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疗温暖人心 ——一对年轻夫妻的就医之旅见证河南医疗先进事迹
2025-02-14
浏览次数(713)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在河南,每天都在上演着温暖人心的故事。近日,一对来自广州的年轻夫妻带着他们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冯小宝,来到河南郑州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医。他们的经历,不仅为他们自己带来了希望,也见证了河南医疗的先进事迹。

小宝一家来自广东,爸爸是一家三甲医院的胸外科医生,小宝在妈妈肚子里就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夫妻俩义无反顾地生下了小宝。作为医生的爸爸认为小宝可以等长大点再手术治疗,甚至有可能自愈。可刚满月的小宝就出现了呼吸费力、多汗、吃奶停顿等各种症状,用小宝妈妈的话说:“这个孩子太难带了。”

在看过广州的几家医院后,给出答案都是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是开胸。小宝爸爸虽然是医生,因为专业的不同,他又在线咨询北京上海的医院,同样的答复。

看着襁褓中的幼儿,小宝爸爸知道开胸手术意味着什么,先天性心脏病不是有微创治疗吗?小宝能不能通过微创治疗治愈呢!

怀着试试看的想法,小宝爸爸联系上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梁维杰副主任医师,梁大夫很肯定地答复:“小宝可以做腋下微创切口手术。”

于是夫妻俩带着期待和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河南郑州。刚下高铁站,广州的家中和单位一个又一个电话:

“听说河南小偷多,连马路上的井盖都偷,你们要小心啊!”

“那医院行不行啊?不行了赶快回来,可不能耽误了孩子治疗。”

到达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夫妻俩的第一印象是医院环境的整洁与新。护士的热情接待,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从预留床位的细心安排,到对病房设施的详细介绍,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医院对患者的关怀。在病房的日子里,夫妻俩见证了多个生命的奇迹。隔壁床的新生儿,出生仅一天就接受了复杂先心病手术,如今恢复良好,与正常孩子无异;10岁的青紫先心病孩子,手术后口唇红润。这一幕幕,让夫妻俩对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医疗技术充满了信心。疑虑逐渐消散,得知这是一家省部共建的公立医院,专业的心血管病治疗机构,他们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术前谈话,医生告知冯小宝的手术方案是行腋下小切口手术。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治疗方案,既能治愈孩子的疾病,又能避免在孩子胸前留下明显的疤痕。

手术室外的等待是漫长的,但当梁维杰副主任医师告知手术顺利的消息时,夫妻俩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他们紧紧拥抱,喜极而泣。小宝爸爸说:“不到2个小时,比我预想的要快,我做个胸外科手术也要2个多小时。”这不仅是对医生技术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医疗团队高效协作的赞誉。

手术后的小宝,奶量大增,总是吃不饱的样子,呼吸平稳了,哭声也响亮了。

术后第六天,冯小宝治愈出院。小宝爸爸拉着梁维杰副主任医师的手说:“第一次来河南,不枉此行。回去我可以给身边的人一个交代了!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来河南是正确的选择。”

回顾这次河南之行,夫妻俩对河南的印象发生了彻底的颠覆。从最初的担忧与疑虑,到最终的感激与赞美,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河南人的热情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不仅技术精湛,更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这次经历,让他们对河南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他们坚信,河南是一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地方。

冯小宝一家的故事,是无数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就医家庭的缩影。

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的患者三分之一以上来自河南省外,他们大多数是复杂先心病儿童,或者想通过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患儿。近年来,在范太兵教授的带领下,连续开展腋下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经皮肺动脉瓣植入、经胸肺动脉瓣置入、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术、可降解铁基支架在肺动脉狭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OZAKI技术在儿童主动脉瓣成形中的应用等多项河南省乃至华中首例新技术、新业务,获批河南省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预防体系创新型科技团队,同时承担6项国内临床实验项目。这些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河南省先心病治疗水平已进入全国前列。

河南,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发展的现代医疗技术,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提供着希望与支持。在这里,每一次医疗救治都是一次生命的守护,每一次康复出院都是一次希望的传递。让我们为河南的医疗工作者点赞,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喝彩。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像冯小宝一家一样,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望,走进河南,感受河南,让温暖与希望在这里不断交汇、延续。

 

供稿 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 薛海娜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