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篮球心”患儿危在旦夕,医学专家紧急手术救命
2025-07-28
浏览次数(28)
手机阅览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4岁法氏四联症术后患儿,已经出现严重心衰,心脏状如“篮球”,挤满整个胸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几天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副主任梁维杰等专家迎难而上,成功为孩子实施了“主动脉瓣修复+三尖瓣修复+窦瘤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挽救了孩子幼小的生命。

来自南阳的小宇,刚生下来就被诊断出患有严重先心病法氏四联症一岁生日刚过,父母就带着他在当地医院完成了法氏四联症手术。

术后孩子恢复得并不理想,不久后就出现主动脉瓣返流、三尖瓣返流、窦瘤破裂、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等一系列问题。

“再开胸风险太大了。” 父母抱着厚厚的病历本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眼看孩子病情越来越重,他们带孩子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梁维杰副主任接诊后,进一步完善检查后发现,孩子本应如拳头大小的心脏,竟膨胀成篮球般的巨物,将双肺挤压成薄薄的两片,几乎占据整个胸腔。

超声显示孩子心脏EF值(射血分数)仅32%,远低于正常标准,属于重度心衰。“再拖一周,可能就没机会了。” 深入研究病情后,梁维杰副主任还是给出了明确救治思路,“先稳住心功能,抢手术窗口!” 

接下来的时间,医护人员用血管活性药物搭建起“生命桥梁”:多巴胺维持血压,利尿剂减轻水肿,呼吸机辅助通气……当小宇的EF值艰难爬升至43%时,梁维杰副主任决心开始实施手术。

体外循环机启动后,小宇的心脏在冰盐水灌注下渐渐停跳——那颗“篮球心”比正常儿童的心脏大出近三倍,瓣膜增厚变形如同破损的风箱叶片,窦瘤破裂处的破口正汩汩淌血。

“主动脉瓣叶脱垂伴钙化,三尖瓣腱索断裂两根。”梁维杰副主任的手术刀在显微镜下精准游走,他先将撕裂的窦瘤壁修剪成合适的形状,用人工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再将脱垂的主动脉瓣叶重新塑形,用自体心包片修补瓣叶缺损;最后修补了三尖瓣。

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毕,梁维杰副主任轻轻推注生理盐水,见瓣膜闭合严丝合缝,才松了口气——这场历时3个多小时的手术,修复了4处心脏畸形,相当于在鸡蛋壳上完成精密的“机械”重组。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术后第7天,小宇第一次自己坐了起来。护士给他递去玩具车时,他竟能笑着摇摇晃晃走两步。复查胸片上,那颗“篮球心”已缩小至正常大小的1.2倍,EF值升至55%。

母亲趴在监护仪旁,听着儿子规律有力的心跳声,泪水滴在仪器上晕开小小的水花。如今的小宇能追着护士跑遍病房,胸口的新疤痕旁,旧疤痕像条褪色的丝带。梁维杰副主任查房时,总会捏捏他鼓起的脸蛋:“再过两周,就能回家吃妈妈做的鸡蛋羹了。”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孩子脸上,那些曾经的青紫与浮肿早已褪去,只剩下孩童特有的红润光泽。


这场跨越生死的救治,不仅是手术刀下的奇迹,更见证着当代心脏外科技术的突破。当小宇的父母捧着锦旗走进医生办公室时,梁维杰副主任正在给年轻医师讲解手术录像:“儿童心脏修复,不仅要让结构正常,更要给他们一个能跑能跳的未来。”



|文稿:邢永田|

|视频:谢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