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健康坎:中医解读为何偏偏“低压”高
2025-08-21
浏览次数(29)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在日常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医生,我高压还行,就是低压老是超过90,甚至快到100了,这是怎么回事?严不严重?”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聊一聊这个容易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以低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也就是舒张期高血压。

一、 什么是“低压高”?

我们的血压值由两个数字组成:高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冲击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好比给管道“猛充一下水”的压力。低压:心脏舒张时,血管依靠自身的弹性回缩,继续推动血液流动产生的压力,相当于管道本身的“基础压力”。当您在安静状态下,多次测量低压持续超过90mmHg时,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的一种。这种情况在中青年人群中尤为常见。

二、 为什么会“低压高”?——现代医学与中医的共识

从现代医学看:低压高的核心原因是外周血管阻力增大。简单来说,就是全身各处的小血管变窄、变硬了,血液流过去的时候阻力变大,心脏在舒张期就需要更高的压力才能把血液送过去。这常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精神压力大、长期焦虑: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状态。②肥胖、缺乏运动:体重超标,身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③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导致水钠潴留和血管壁受损。④熬夜、睡眠不足:身体得不到休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紊乱。⑤吸烟、过量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直接使血管收缩,酒精则影响血管弹性。

从中医角度看:中医没有“高血压”的病名,但根据其头晕、头痛、耳鸣、急躁易怒等表现,多将其归属于“眩晕”、“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的范畴。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身体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了。病根在“肝”和“肾”:肝主疏泄,调畅情绪;肾主水,涵养肝木。如果长期精神紧张,或熬夜耗损精血,就会导致“肝肾阴虚”,阴液不足,无法制约阳气,从而产生虚火。这股“虚阳”会向上冲扰头部,就像烧水时锅里的水快烧干了,热气却一个劲地往上冒,这就导致了“肝阳上亢”,表现为血压升高、头晕、面红耳赤、易怒等。兼夹“痰”和“瘀”:如果平时爱吃油腻甜食,容易生“痰湿”;长期气机不畅,会导致“血瘀”。痰瘀阻塞脉络,也会使气血运行阻力加大,从而加重高血压。

三、 低压高有什么危害?

千万别因为“只是低压高一点”而掉以轻心!持续的低压升高,意味着您的血管一直处于高负荷的紧张状态。它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沉默推手”。①伤心脏:心脏需要更费力地泵血,长期会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②伤大脑:加速脑动脉硬化,大幅增加脑梗死、脑出血的风险。③伤肾脏:损伤肾小球,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

四、 我们该怎么办?——生活方式干预与中医调理

对于初发的、轻度的低压高,生活方式干预是首选且至关重要的基础治疗。“管住嘴”:严格每日<6克盐,少吃腌制、加工食品,减少油腻、甜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迈开腿”: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打太极,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能有效减轻体重、放松血管。“睡好觉”:保证每晚7-8小时的优质睡眠,避免熬夜。这是滋养“肝肾阴虚”最好的免费良药。“平心态”:学会管理情绪,通过冥想、深呼吸、培养个人爱好等方式减轻压力,让“肝气”条达舒畅。“戒烟酒”:立即戒烟,严格限制饮酒。

中医调理方面,强调“辨证论治”,整体调养:

肝阳上亢型:可能采用天麻钩藤饮等方剂以平肝潜阳。

肝肾阴虚型:可能采用杞菊地黄丸等方剂以滋补肝肾。

痰湿内阻型:可能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以化痰祛湿。

日常保健:可以按揉太冲穴和风池穴来辅助平肝降压。饮用一些菊花茶、决明子茶也有清热明目的辅助效果。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通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低压仍无法降至90mmHg以下,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启动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是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的最佳策略。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广大中青年人对“低压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管理好血压,是对自己未来健康最重要的投资之一。祝您身体健康!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中医科 鲍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