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展示“医疗高科技”,尽显中国智造硬实力
2025-08-28
浏览次数(14)
手机阅览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全国科普月

8月28日-29日,2025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月活动在河南省科技馆新馆拉开帷幕。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多家单位,设置卫生健康专场,以“健康知识普及与全民科普深度融合”为核心,通过展演互动、实景体验等丰富形式,将专业医疗知识转化为大众可触可感的“科技体验”。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受邀亮相卫生健康专场。在院党委副书记丁蕊的带领下,数名专家携十余款自主研发或参与研发的原创医疗“高科技”惊艳登场,从全球最小人工心脏到全降解医疗器械,从精准介入设备到移动急救系统,全方位展现我国心血管医疗领域的“中国智造”实力,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科技为健康带来的深刻变革。

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驻足各个展区,一边听专家讲解高科技医疗发明的工作原理,一边指着全降解封堵器模型告诉孩子“这是能在身体里降解消失的医疗器械”,原本抽象的医疗技术变得鲜活易懂,不仅让大人们摸清了健康守护的“科技底牌”,更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探索医学的种子。




原创展区更是吸睛无数,成为市民探索心血管医疗前沿的“科技窗口”。一款直径仅34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仅90克的“高科技”,率先吸引众人目光,这便是由胡盛寿院士团队参与研发的第三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目前全球最小最轻的人工心脏,它能帮助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恢复心脏功能,甚至作为永久性治疗手段,不仅填补了国内人工心脏产品领域的空白,更攻克了高端医疗器械的卡脖子难题。该技术于2021108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功落地。程兆云教授带领王保才、胡俊龙等专家运用该技术,已经挽救很多终末期心衰患者。

高传玉教授团队研发的经肾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射频消融系统,凭借精准的神经调控技术,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微创治疗新方案,无需长期依赖药物,就能实现血压的稳定控制,现场模拟操作演示让观众直观看到探针如何在影像引导下精准定位病灶;范太兵教授带领宋书波等专家研发的两款“可降解”高科技同样令人惊叹——全降解封堵器系统专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设计,植入后可随身体发育逐渐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避免传统金属封堵器永久留置体内的困扰;主动脉缩窄铁基可降解覆膜支架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主动脉缩窄患者打造“暂时性支撑”,助力血管自主修复。

李牧蔚教授团队研发的心血管治疗仪及智能穿戴设备,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基于缺血预适应原理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改善血压。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模拟人体模型演示治疗过程及远程智能化管理模式,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咨询设备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韩宇主任团队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创新瓣膜以“不以径向支撑力锚定、不阻挡左室流出道”为核心优势,解决了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的国际难题,且适应范围广、操作方便大幅降低手术风险,展区播放的手术视频让观众直观感受科技对手术精度的提升。

李建朝主任团队的膜式氧合器套包则是重症患者的“生命桥梁”,其自主研发的氧合膜气体交换效率比进口产品提升15%,且抗凝血性能更优,可减少患者术后出血并发症,现场展示的实物模型让市民清晰看到氧合器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另外展示的临时人工心肺机,是国家自主研发的高端医疗设备,突破了“卡脖子”技术难点,解决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性能稳定,功能优于国外的相关技术。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急救设备展区的移动的监护室同样引人注目。李建朝主任介绍:这套集成了国产ECMO、体外循环机、IABP的高级生命支持系统,能像移动ICU一样,在转运途中为急危重症患者维持心肺功能,相当于把医院监护室搬到患者身边,为抢救争取黄金时间。

教育培训部丰迪演示的达芬奇模拟手术机器人让医生在虚拟手术室中练习操作,极大提升手术精准度;计算机3D打印心脏模型则成为术前规划的导航图,帮助医生更直观地制定手术方案……每一款器械都从不同维度,展现着阜外华中在心血管诊疗领域的创新突破。

原来心脏手术能这么精准,这些高科技离我们一点都不远!现场体验完模拟手术操作的市民王女士感慨不已。此次阜外华中参展,不仅是展示医疗创新成果,更通过模型演示、专家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复杂的医疗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急诊科主管护师刘友明演示的徒手心肺复苏与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刚开始,就围满了驻足学习的市民。“发现有人倒地,先呼喊并拍打双肩判断意识,同时让身边人拨打120、取AED!”护士一边讲解,一边在模拟人身上规范演示。演示过程中,不少市民主动上前尝试模拟按压,护士在旁耐心纠正姿势,“掌握这些技能,关键时刻能为家人或陌生人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展区内,心外科胡俊龙副主任医师,心内科赵林蔚主治医师、郭权博士后等每位研发团队成员都化身“科普讲解员”,用通俗语言解答市民疑问,不少观众拿出手机拍摄产品介绍展板,还有家长带着孩子通过互动模拟器体验“心脏工作原理”,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心血管健康知识。当得知这些“高科技”已成功救治很多危重患者,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大家纷纷为我国心血管医疗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点赞。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将持续推动医疗创新与健康科普融合,让更多 “中国智造” 的医疗高科技惠及民生,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这场科普月里的 “医疗盛宴”,不仅展现了中国心血管医疗的硬实力,更让市民真切感受到,科技正以温暖的方式守护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文稿:邢永田|

|视频:冯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