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宝宝心脏血管“长反了”,医学专家妙手“重排”
2025-09-08
浏览次数(16)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快看,宝宝睡着时嘴角在笑呢!”9月3日的一个清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的病房里,来自内蒙古的妈妈看着襁褓中安稳酣睡的孩子,眼眶里尽是藏不住的喜悦。

半个月前,这个36周早产的宝宝还在生死线上挣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副主任梁维杰等专家,成功实施心脏“大动脉转位手术”,对“长反了”的血管进行了重排,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图片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图片


这个在期待中降生的小生命,刚来到世界就被一层“青紫色”笼罩口唇和四肢泛着不正常的紫绀,呼吸也十分急促。紧急情况下,宝宝被送往北方的一家医院,住进了儿童监护室。

一系列检查后,残酷的诊断结果让全家陷入绝望:宝宝患上了“陶-宾综合征”(特殊类型的大动脉转位),同时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心脏功能严重不全;更棘手的是,早产还让他出现了脑梗死、颅内出血重症肺炎引发的呼吸衰竭,迫使他不得不插上气管插管,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在该院监护室的28天里,宝宝经历了两次撤机失败,代谢性酸中毒让他的小身体越来越虚弱。医生评估后认为,孩子同时存在颅内出血等多种并发症,手术风险极高,只能暂缓手术。

“医生说‘风险太大,做不了手术’,可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差,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尽力一搏” 孩子妈妈抹着眼泪说他们四处打听,在亲友的介绍下,带着呼吸机和全套急救设备,乘坐高铁奔赴郑州,找到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副主任梁维杰。

图片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图片


宝宝抵达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时,情况十分危急“孩子全身水肿,肺部还有出血迹象,氧饱和度一降再降,情况比想象中更危急必须尽快手术” 梁维杰副主任回忆道。

大动脉转位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正常情况下,心脏就像精密的“双泵系统”:一个是主动脉,一个是肺动脉,分别负责体循环和肺循环,主动脉里是含氧的“红色”血液,肺动脉里是无氧的“蓝色”血液,大动脉转位的宝宝这两个循环完全相反,导致缺氧的血液直接流向全身,氧气充足的血却困在肺部,所以一出生就会出现缺氧紫绀,不及时手术会有生命危险。而陶-宾综合征作为特殊类型,还合并了右室双出口等问题,让手术难度成倍增加。


第二天,宝宝被推进了手术室。梁维杰副主任团队要完成右室双出口矫治术+室间隔缺损组织补片修补术+卵圆孔未闭修补术”,就是先把“接反”的大动脉调回正确位置,再补上心脏上的“洞”,相当于给这个只有鸽子蛋大小的心脏 “重新布线”建立正常的血液循环。

手术中,宝宝出现了低心排休克,心脏泵血能力骤降,麻醉团队立刻调整用药,体外循环团队精准调控血流,每一步操作都不敢偏差分毫。经过整个外科团队努力,终于把孩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宝宝恢复很快,呼吸不再窘迫,全身的水肿渐渐消退,原本青紫的小脸蛋透出了健康的红润,已经康复出院。

图片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图片

“让复杂手术变得常规化”,这是梁维杰副主任团队一直践行的行医理念。

近年来,梁维杰副主任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将原本难度极高的大动脉调转手术,逐步打磨成成熟可控的常规术式,更以精湛的手术技艺,为很多名低龄复杂先心病患儿成功实施外科手术,挽救了无数重症先心患儿的生命。



|文稿:谢紫村|

|视频邢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