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我院心律失常中心成功举办我省首场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新技术培训班。来自安徽、山西、陕西、山东等省份以及我省地市级学术骨干等20余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有力地推动了脉冲电场消融新技术的规范化普及和临床应用。
脉冲场消融作为一种以电场选择性破坏心肌细胞、非热损伤的颠覆性新兴技术,自2018年全球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房颤后,为提高房颤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开启了房颤治疗新时代。
我院紧跟学术前沿,自2022年我院完成全球首例带脉冲电场消融功能左心耳封堵器手术以来,我院已开展近百例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了脉冲电场消融华中阜外模式。但对于广大临床医生来说,脉冲电场消融技术仍处于临床实践早期,既需要广大临床医师的学习热情,又需要科学规范成体系地推进临床实践。
此次培训第一部分为手术演示。我院心律失常二病区陈珂副主任成功应用国际最先进的VARIPULSE脉冲电场消融系统,为一名持续性房颤患者完成脉冲消融的微创介入治疗。整个手术导管在左房停留时间仅40分钟,患者术后无明显不适,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陈珂副主任现场演示了手的操作要点及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就手术中的关键节点、以及手术经验分享进行了重点复盘及讲解。
培训第二部分为理论授课。我院陈珂副主任医师、宋卫锋副主任医师、杨五臣副主任医师为学员系统讲解了脉冲电场消融华中阜外模式经验分享、脉冲消融围手术期管理、脉冲电场消融麻醉管理。参会学员们在现场与专家们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讨论。学员都反馈获益匪浅、意犹未尽,对未来在地方医院开展脉冲电场消融技术非常有信心。
据陈珂副主任介绍说,与传统的射频消融以及冷冻消融相比,脉冲消融房颤具有以下优势:
非热能消融:通过超快速电脉冲使细胞膜形成纳米级孔隙,选择性破坏心肌细胞电传导功能,避免周围组织(食道、神经等)热损伤,并避免消融导致的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
高效精准:单次放电即可形成透壁性损伤,消融边界清晰,减少不完全消融和过度消融的风险。手术时间缩短30%以上,尤其适合心脏结构复杂、心房壁薄的患者。
手术更安全:临床数据显示PFA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且消融疤痕更均匀稳定,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组织选择性高:仅对心肌组织产生不可逆电穿孔,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和食管等组织、器官。
脉冲电场消融:房颤导管消融新时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临床试验的深入,脉冲消融技术已成为心脏疾病治疗的新选择,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展望未来,脉冲消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优化,随着更多的临床数据的积累和新技术的融合,脉冲消融技术有望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卫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