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N系统研发取得新进展和新数据:能量和疗效分析
2025-07-01
浏览次数(12)
手机阅览

近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高血压研究与转化学术会议于6月20日至21日在深圳成功举行。河南省冠心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团队应邀出席此次盛会,赵林蔚博士代表实验室,就一项由我实验室主导的创新“经外膜肾动脉射频消融(RDN)”技术作了专题报告。 

报告系统性地介绍了一种基于腹腔镜平台的全新RDN策略 ,其核心是颠覆了传统经血管内消融的路径,改为从肾动脉外膜外侧直接对交感神经进行精准、可控的射频消融 。该技术的独特优势在于:

精准切断深部神经:组织学研究证实,肾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血管最外层的外膜中,该技术“由外向内”的策略能直接作用于神经靶点,有效毁损传统方式难以触及的深部神经丛。

肾动脉交感神经分布规律

注:LDN:不同肾动脉节段神经节距肾动脉内膜距离(mm)。

       LDN90百分位:覆盖90%的神经节分布,内膜到神经节的距离(mm)。

肾动脉交感神经分布规律示意图

彻底环形消融:腹腔镜平台允许术者在直视下对肾动脉进行360°的完整处理,通过物理游离结合能量消融,能够更彻底地清除残余神经,理论上效果更佳 。

安全性好:该方法的核心优势是“绕过”了脆弱的血管内壁,避免了对血管内皮和内弹力板的热损伤。研究证实,在优化参数下,该技术能最大程度保护血管结构的完整性,对肾功能无影响 ,从而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10瓦功率、10秒时长的优化参数下,经肾动脉外膜RDN技术可在有效毁损神经的同时,保持血管壁的较小损伤。在为期28天的随访中,该技术展现出显著的降压效果,实验动物的收缩压及反映交感活性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且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此次报告汇报了我实验室在前沿医疗器械研发和转化医学领域的进一步探索,该经外膜RDN技术凭借其安全、有效的显著优势,为未来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新途径,引发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

参考文献:

Struthoff E, Tzafiri AR, Mahfoud f,et al,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renal nerve distribution,density, and functionin humans, urointevention.2023;19(7):612-20. doi:10.4244/E1-D-23-00216.

作者简介:

赵林蔚: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研究型医院医院高血压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微循环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衰等心血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主持2024年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2021年河南医学科技攻关省部共建项目一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荣获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项(2021),二等奖一项(2023)。

供稿:赵林蔚

编辑:吴莹

排版:吴莹

终审:高传玉  万磊


诚挚感谢您对“河南心脏 Henan Heart”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