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ECMO团队联手、再创生命奇迹——医师节里的“生命禁区”突围战
2025-08-27
浏览次数(25)
手机阅览

20258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当很多人以鲜花和掌声向医者致敬时,对于周口市中心医院心内五科贾国力主任团队来说,这是一个忙碌而有序的手术日。下午四点,一名突发剧烈胸痛、大汗淋漓的老年患者被120医护人员紧急送入急诊科。心电图检查结果令人心头一紧——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患者全身湿冷,血压只有60/40mmHg(多巴胺维持),这是最为凶险的心梗类型,意味着供应心脏血流最重要的“主干道”发生了严重堵塞,心肌正大面积坏死,死亡率极高,每一秒的延误都意味着生存希望的流逝。

患者经胸痛中心心内五科张卫副主任医师紧急现场会诊,诊断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病人被火速送入急诊导管室并立即启动急诊ECMO团队备机。急诊冠脉造影证实了最坏的预想:心脏的“生命主干道”——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在心血管领域,这被称为“寡妇制造者”病变,病情极度危重,患者命悬一线,心脏随时可能停跳,手术风险巨大,预后极差,死亡率超过90%

贾国力主任没有丝毫犹豫,迅速研判病情后,果断决策:“立刻请急诊ECMO团队李蕾副主任医师实施VA-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在ECMO平稳运行的嗡鸣声中,患者的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了下来,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保障。

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主干道”上精准排雷,在完全闭塞的左主干内进行操作,犹如在悬崖边上跳舞,导丝每一次前进都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血管破裂。手术台上,空气仿佛凝固,只有监护仪的滴答声和医生们简短的指令声。

贾国力主任医师、张卫副主任医师、刘鹏医师的密切协作流畅配合,导丝通过——球囊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支架植入……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误,如履薄冰又行云流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浸湿了手术衣。

终于,屏幕上显示——血流恢复了! 堵塞的“生命主干道”被成功打通,血液重新灌注到濒临坏死的心肌。那一刻,所有人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

手术顺利结束,患者被安全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接受进一步抢救治疗。

从启动ECMO预备到血管再通,整个过程仅用时50分钟,这场手术的成功,比鲜花和掌声更让几位医者欣慰。这并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胜利,更是高级胸痛中心建设价值和区域医疗中心职责的集中体现。

我国胸痛中心体系建设十年间,实现地市级覆盖率99%,区县覆盖率96%,使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从10.1%-12.4%大幅降低至3.4%然而,心肌梗死合并心性休克的患者死亡率仍高达40-50%且主动脉夹层、高危肺栓塞等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仍不佳,降低高危胸痛患者的"残余死亡率"成为胸痛患者救治的更高目标

患者每一个心跳,都值得全力以赴,高级胸痛中心建设不仅要降低普通胸痛患者死亡率,更要完善区域急救体系,攻坚残余死亡率,为危重胸痛患者提供最后一道生命防线”,贾国力主任说。

周口市中心医院作豫东南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和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通过与县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持续优化胸痛救治绿色通道胸痛中心团队年急诊PCI手术量千例可常规开展IABPECMO支持下的急诊PCI治疗。年ECMO治疗超过150例,年主动脉夹层外科/介入手术100余例,可常规开展肺动脉栓塞的介入取栓术。医院目前有IABP4台,ECMO 4台,可为本区域医疗机构提供移动ECMO转运支持。本例ECMO辅助下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成功展示了我院对胸痛危重症的救治能力达到了一定高度,完全契合高级胸痛中心的建设内涵与目标,在高级胸痛中心的蓝图下,我们不仅要做大众生命的守护者,更要成为区域危重胸痛患者救治的“最后生命防线”。

作者简介:

贾国力主任简介:主任医师,周口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五病区主任,河南省医学会第十一届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瓣膜青委会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胸痛中心现场核查专家;河南省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联盟常委;周口市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口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第分会副主任委员;周口市心血管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周口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张卫副主任简介:硕士研究生,周口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五病区副主任医师,擅长:冠心病、缓慢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及介入治疗202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十七期心血管介入培训班进修学习1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介入分会委员;周口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

供稿:贾国力  张卫

编辑:吴莹

排版:吴莹
终审:高传玉  万磊

诚挚感谢您对“河南心脏 Henan Heart”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