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的康复寄语
92岁,按照中国传统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算是高寿。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精神抖擞而又谦逊温和,感恩明礼而又和蔼可亲,这样的耄耋老人一下子成了病房里的明星人物。
一个寻常的下午,候爷爷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病区,单单通过面相和精神状态,让人很难猜出他已有92岁的高龄,详细的问诊之后,让人更加忍不住惊叹:这样一位高寿老人,作息规律,眼明耳聪,亲切和蔼。就这样他成了病房里医护和其他患者称赞的对象。
经过详细的检查,候爷爷被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心率慢,胸闷气短,需要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高龄的候爷爷来说,这项手术有些难度,日常照护之余,护士们总是来给候爷爷加油打气,家人对于治疗也很积极。然而对于自己的病情,候爷爷并没有想象中的担忧,反而安慰我们,时常夸赞我们和自己的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性质和要求,我们需要佩戴口罩和帽子,面对服饰统一的护士们,很多患者经常分不清楚谁是谁,更不要说准确的说出名字,候爷爷却总是记得很清楚,每次去到床边总能第一时间喊出我们的名字,这一点真的很让人钦佩。
很快,到了起搏器植入术的那一天,候爷爷十分镇定,按照要求早早的更换病号服,一切准备就绪。当天的手术很顺利,候爷爷于下午3点安返病房。由于手术的特殊性,患者术后上半身需要常规制动48小时,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很难想象对于一位92岁高龄老人来说得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候爷爷做到了,而且医从性很强。每次我们床边交接班,询问病情时,他总是说没事,自己可以坚持。终于到了解除制动的时间,老人瘦弱的身躯和松弛的皮肤对于绷带拆除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一点一点,慢慢的解除绷带,仍然留下了水泡和局部皮肤的破损,候爷爷安慰我们辛苦了,表现出了超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班班交接,消毒皮肤破损处,精心护理,预防伤口感染,经过大家悉心的照护和候爷爷自己的坚强,水泡逐渐吸收,破损皮肤也慢慢的结痂,候爷爷也越来越有精神,活力十足,慢慢康复。
时间总在欢声笑语中,擦肩而过,在众多的祝福声中,候爷爷康复了,高血压科的医护人员们也向候爷爷献上了鲜花和祝福。面对医护人员的祝福,候爷爷激动的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爷爷说:他住院的这段时间很感谢医护人员对自己的照顾,他不会忘记这些日子,此次住院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指候爷爷的病情已经到了紧急治疗的时间;地利是指“家门口的医院”,原本打算去北京的候爷爷和家人,通过人介绍知道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离家近,设施齐全,专业水平高;人和是指候爷爷住院期间,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十分满意,他提到,住院期间护士们都很好,很亲切,他感受到了温暖。此三点是他康复的重要条件。天时地利人和,简单的处世哲学,温暖的一席话,耄耋老人的带给我们的康复寄语是肯定更是是激励,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温暖照护洒向更多有需要的人,也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向更高水平奋进!
供稿 高血压科 吴朵朵
编审 朱贺变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