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印象
行色匆匆的医院里,汇聚着形形色色素不相识的人,就诊的患者,陪护的家属,工作的医务人员,忙碌有序,迎面而来,也许粲然一笑,终生为友;也许一面之交,再见数年。然而,总有些感动,在寒冬里温暖着医患彼此,疾病雾霾也在爱与关怀中消散。急诊,日间病房,给人的印象正是如此。
一、患者篇
初冬的夜晚,身患疾病的朱大爷,由家人一路风尘仆仆送到了华中阜外医院。朱大爷平素吸烟喝酒,爱吃肥肉,喝浓茶。去年诊断为冠心病后,服药不到一个月,自行停药。这次犯病,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除冠脉供血不足,还伴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的症状。朱大爷喘着粗气,焦急的问:“晚上还能不能住上院,能用医保不?”“放心吧,咱有日间病房,住上院就在医保了!”急诊接诊护士程梅回答道,同时娴熟的给朱大爷完成生命体征测量,随后带着病人和家属入住日间病房。接下来的流程之快,出乎朱大爷和全家人的意料,以至于家属为住院准备的生活用品,大部分都没来得及用上。
华中阜外医院日间病房引用国际较为通行的治疗模式,根据常见病、多发病,经简短的观察治疗即可出院为特点,专为该类患者设计的短、平、快式医疗服务。即在2-3个工作日内完成患者的入院、检查、手术、出院等全过程,有效缩短了术前等待和术后观察时间。第一天,入院,完善常规检查;第二天,完成冠脉造影、手术;第三个工作日,出院!
康复出院的朱大爷和家属感动得连夜写了感谢信,又赶在出院当天送来锦旗,以感谢急诊日间病房医护团队,朱大爷本人更是对医院赞不绝口!
然而,朱大爷的住院时间并不是最短的。自开诊以来,日间病房最短的住院时间仅8个小时,即完成术前检查、手术、观察,出院!
这种短、平、快式的医疗服务深受患者好评。在这些好评留言的背后,是医护人员的爱与付出,也是患者与家属对我们的信任!
二、实习护士篇
急诊、日间病房作为护理实习护生实习工作的一个站点,也因为科室丰富的工作内容,老师贴心的人文关怀,备受学生喜欢,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白晓 :在这里,我感觉自己和病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在每次给病人做完操作的时候,病人都会给我说谢谢,辛苦了!还会给我们送一些吃的,和病人之间的相处是和谐、愉快的,这让我每次都感觉很开心。之前总感觉和病人之间有距离,只知道给他们做操作,不知道该如何去和病人沟通。在这里我可以很自然的问他们吃饭了没有、休息的好不好,轻松地和他们沟通。
在跟高玉霞老师上班的时候,她会经常给我带饭,护工梁阿姨也会给我们带吃的,这里每一个老师都很亲近。而且,在病人询问他们要做什么检查、检查结果怎样等等问题的时候,护士老师以及医生都会跟耐心的去解释,哪怕需要很长的时间,直到解除了他们的疑惑......
方盼盼:落叶之秋,微风徐来,所有的美好不期而遇。
还没有来急诊之前,就听同学说过好多次急诊很有“意思”,因此充满了期待。
相处的整个过程中,收获满满。
男神护士长让我“受宠若惊”。这是我实习的第三个科室,护士长在我来的第二天就能够叫出我的名字。平时在科室里会亲手给我们进行操作示范、带领我们一起为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一起进行查房……带教老师也非常有耐心,他们亦师亦友,平时不仅为我们讲述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还会和我们交流谈心,请吃饭、喝奶茶。这一个月,我体会到了老师们对我们的关心和重视,这个深秋,没有寒冷,内心满满的都是感动。
离别在即,恋恋不舍。
一转眼,秋天变成了故事。暖洋洋的风没有了;花园里的桂花不香了;法国梧桐的叶子也快落完了……
日间病房,很荣幸与你相遇,愿你越来越好!
郑雨晴:天使是上帝旨意的传达者、保护信众不被恶魔侵扰的保护者,百度百科这样写道,我想在患者眼中我们护理人员应该也是这样的形象吧,但该怎么做好一个“天使”呢?怎么做一个有温度的“天使”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
来到了急诊日间病房后,更加让我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赵贵林护士长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在病人床旁进行交接班,“感觉怎么样了?好点了吗?你这个病主要是因为……,平时要多注意,多吃点……,多运动,不能总是躺床上……”从病人现在的临床表现,到患者的住址家乡,无所不涵,全方位的关怀患者,让患者更有归属感,感觉到关心,感觉到温暖,在苦闷的生病期多一些慰藉和光亮。为了让患者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和用药,赵贵林护士长和老师们特意做了十几张用药清单,包含患者现阶段用的药品名称以及作用,每迎接一个新的患者,就给他们讲解他们的用药和作用,挂在他们的床头,以防他们遗忘时再次查看。这让我明白,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鼓励关心患者,更要站在专业的角度给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感到温暖,提高对我们医护人员的信任,增进医护关系。
我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已经四个月了,时间过得飞快,如白驹过隙,但收获却是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时时拎出来,反复品味,以求温故知新。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更要时时鞭策自己,做一个有温度的“天使”,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继续发光发热,做一名合格的实习生。
哲学家马克思说过:"一个良好的心情比10剂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医者,以解除患者病痛为己任,在诊疗中,仅仅专注于治疗原发疾病是远远不够的,也要积极做好“人文关怀”缓解或消除患者心灵深处的痛苦,取得患者对医疗护理活动的积极配合。同样,在对实习生——未来医疗行业接班人的培养中,如何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再正面反馈于患者的护理中去,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供稿 日间病房实习护生 王慧丽 白晓 方盼盼 郑雨晴
指导老师 陈祺 赵贵林
审编 吴朵朵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