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3月春暖花未开,疫情肆虐大上海。党旗出自中南海,达瓦里氏入沪来。狡猾的新冠病毒肆意传播让我们我们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也措手不及。疫情就是命令,河南援沪医疗队临危受命,选拔省内拥有丰富抗疫经验与技能的医疗骨干人员组成医疗队开赴上海。我院手术室作为重点科室,积极协调配合医院部署,选拔出三名护理骨干参加援沪医疗队。
手术室医疗队员组织架构:
2男1女,男女搭配,新冠击退!
“老”、中、青三代,工龄分别为11年、7年、5年,经验与执行力的完美结合。
均具有新冠定点收治医院的抗疫经验。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征尘未洗再出发!三位队员在2月份刚刚结束河南省新冠定点医院换防救治工作,在与家人的短暂相聚后,道一声“珍重”,毅然再次投身抗议的最前线去。
“甲兵”—李鹏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前,我要全力以赴贡献自己的力量,虽是凡人一个,愿以奉献创造不平凡的人生。”李鹏这样说。李鹏作为这个小团队的老大哥,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为队员们保驾护航,同时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总是冲锋在前做表率。在方舱医院的开荒阶段,主动申请入仓,规划病区床位、协调物资运输、探索医护患关系运行模式,保证方仓医院的安全、高效的运转。
“甲兵”—孙小雨
虽然援沪任务来的突然,但作为一名“抗疫”老兵,心里其实早已做好了二战、再战的准备。我还年轻,经验与体力正处于最优阶段,作为党员,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做“跟我冲”的英雄,不做“给我上”的狗熊。在上海支援的日子里,身边的同事们都能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披星戴月,日出日落,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因为我们都觉得能代表家乡为上海同胞出一份力很光荣。
“甲兵”—康洁
作为一名90后,康洁工作不显娇气,自身不长傲气,遇事能有静气,长处方觉大气。作为整个医疗队里的小妹妹,她平时充满书卷气息,成长褪去的是喧嚣,留下的是静好。在方仓、在定点医院,医务人员轮流上岗换防,摘下护目镜,本来饱满的额头被压出深深的沟壑;脱下防护服那一刻,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更换口罩那一刻,仿佛听见不堪压迫的鼻梁和耳廓欢呼的雀跃。这个小妹妹从来都是大家可靠的臂膀,她有一分热,就一定会发一分光。
供稿 手术部 孙小雨
责编 张灵芳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