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画心,画出健康,画出生命的未来
2018-01-19
浏览次数(3363)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真正的美丽,不是青春的容颜,而是绽放的心灵……

他们不是画家,却用细腻的笔触绘出最美的图画。

他们的画仅有寥寥数笔,但却触动心灵,直抵人的内心。

他们的画是世界上最简单的画,因为这些画都是简笔勾勒,从不浓墨重彩;他们的画却又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画,因为每幅画的背后,都有一个待被救治的生命。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要说医学绘画方面的造诣,这位大咖无愧是集大成者。他就是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知名专家程兆云教授。他不是画家,却善于“画心”。近20年以来,他先后为3900多名患者手绘心脏冠脉示意图,他徒手画的画堪比电脑绘图……这些珍贵资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宝库,既便于今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和随访,更为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他从2000年至今整整18年的”CABG(搭桥)数据库”,内容涵盖着数千个病例。说起这些数据,程兆云一脸自豪地说:“可以说,这些数据比什么都珍贵,这在全国是独一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这里面3900多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都是我一笔一划整理出来。有了这些,我不仅可以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成竹于胸,还能进行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提高我省乃至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都有积极意义。”

正是有这么多像程兆云副院长这样的能人异士,正是有这么多负责人的医学专家,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数据显示,全国能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医院有近1000家,其中年手术量超过1000例的仅有32家。在程兆云副院长的带领下,心外科手术量近3年位居全国前十,质量控制位居全国第三,多年位居河南第一。冠脉外科、瓣膜外科、先心外科等亚专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特色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程兆云副院长的“画”,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一流的。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像程兆云教授这样,善用“丹青”的人才还真不少。

这是一幅心脏内部结构的手绘图,病人是一位22岁的女子。年纪轻轻的她却经常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夜间较重,不能平卧休息,伴头晕、咳嗽、胸骨后疼痛。而这幅图的作者是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副主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超声专家刘琳博士。

原本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心脏彩超检查,当刘琳博士用精巧的妙手绘出这张图的时候,检查就变得意义非凡。该女子心脏二尖瓣发育异于常人,前叶及后叶腱索附着于前外侧和后内侧乳头肌之间的左室后壁,呈“降落伞”样改变。也就是说,二尖瓣长出了一个“副瓣”,这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

超声波捕捉到心脏内部结构的改变,呈现在显示屏上,超声专家能够看明白这些图像,其他人则难以看懂。如果把这些细节画出来,患者就能完全明白自己的心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外科医师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患者心脏的内部结构,为研究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每次遇到特殊病例,刘琳博士就会把彩超捕捉到的图像用绘画形式再现出来,然后通过授课的方式,为其他同行和专家提供借鉴,避免漏诊和误诊。

从画风上来说,如果说刘琳博士是“婉约派”,那么葛振伟主任医师就是“豪放派”的代表。刘琳博士的画作清秀幽雅、神余画外,葛振伟主任医师的画作大巧不工、意境高远。

患者,男,37岁,8年前因严重冠心病曾经放过支架。日前再次发病,急性心梗,暴风骤雨一般,很快就有生命危险。造影检查后发现,患者左前降支近段原支架后100%狭窄,左回旋支近中段均有80%狭窄,右冠脉近端100%狭窄。

葛振伟主任医师绘出图画后,病变部位一目了然。通过画图,患者家属可以很直观地了解病变程度、搭桥手术的必要性。对医生来说,有助于术前评估,还便于术中对目标血管的定位、解剖、游离等。经研究后,专家们认为全动脉化搭桥是最佳方案。手术当中,专家们使用患者的左侧内乳动脉、右侧内乳动脉、左桡动脉为其实施了全动脉化搭桥手术,原来缺血、缺氧的心脏重新得到了充分的血液供应,跳动有力,患者的生命得救。

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像程兆云副院长、刘琳博士、葛振伟主任医师这样多才多艺的专家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既精于专业又博学多才,精益求精、敬业奉献,用心画心、用心护心,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伟大的健康河南、健康中国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